第262章 逐一排除,換個思路得出的診斷(第3/4頁)

他再次擡頭查看會場,發現有人也露出了與他一樣雞賊的笑容。

看來這些醫生同樣想到了申請血氣檢查。

得抓緊時間,不然被人搶了先,那就太可惜了。

他有把握,到目前為止,像自己一樣只用掉了兩個常規檢查機會的醫生怕是屈指可數。

不排除血液疾病領域的大佬,因為臨床經驗極其豐富,用掉的檢查機會有可能比他更少。

有真正實力的專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真的能做到這麽變態。

甚至只要聽一聽患者的病情描述,就能把病因診斷出來。

他看了一眼血氣分析時間,距離患者入院初診時間相差只有兩個多小時。

這麽短的時間內,患者應該還沒來得及辦理住院手續。

醫院接診到這類患者,不可能頭鐵的啥檢查都不做,直接把病人往醫院裏收。

否則,醫院早八百年就破產了。

並不是每一個家屬都好說話。

死一個人,起碼賠幾十萬。哪怕是大一點的醫院,一天隨便死一兩個病人,醫院一天基本上白忙活了。

而且死亡率過高,會引發多種監督與考核。

這個患者是晚上八點多去醫院看病,因為身上出現大量紫癜,害怕嘛。

萬一晚上睡著了,翹了怎麽辦?

患者自己不怕,家人也怕啊。

肯定連夜催著上醫院看看。

晚上,專科門診都是下班的,只有急診、猝中中心這些地方是二十四小時值班。

患者只是皮膚出現紫癜而已,不可能跑去掛猝中中心的號。

去了人家也不會收。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胸痛、心血管疾病。

所以只能掛普通急診。

急診並無收住院病人的權力,得請專科醫生來撈人。

這樣一分析,李敬生估計這個病人入院兩小時,恐怕都在排隊、做各種檢查。

晚上值斑的急診醫生,很多都是沒啥經驗的年輕醫生。

開的檢查那能少得了嗎?

看到患者一身的紫癜,換作哪個年輕醫生心裏不得發顫?

那肯定要把該做的檢查都給做一遍啊!

所以,患者這兩小時應該沒得到任何治療。在短短的兩小時內,病情變化如此之快,普通的病毒性腦膜炎還沒這個能力。

李敬生能想到的,只有暴發性腦膜炎,還是急性的那種。

患者的血小板突然下降一倍,人肯定頂不住。

這時候多半處於休克狀態了。

他暗自推測著患者當時的狀態。

考官也很賊,故意不把這些病情進展信息告訴大家。讓參賽的眾人自行診斷,自行腦補。

那些經驗豐富的醫生占有很大優勢。

比如李敬生就是其中一員,一想到患者的血小板在兩個小時內下降一半,跌了近40,他立刻就能預判到患者當時處於休克狀態。

醫院不可能看著病人掛掉而不管,急診醫生肯定會立刻對患者展開搶救。

血氣分析顯示患者酸中毒。

但是這份血氣分析的檢查結果到底是在患者出現休克前做的,還是休克後做的?

估計多半是休克後緊急補做的。

那麽患者休克後,接診醫生多半慌得一批,這時候病因不明,怎麽搶救?

患者雖然入院前有呼吸道感染跡象,但是誰敢肯定是肺炎導致休克?

這時候的搶救措施必定偏於保守。

加強抗生素,積極補充血容量是常規操作。

大醫院給這種患者急救,補充血容量,輸入晶體液、血漿的可能最大。

而且應該會插管導尿,保持尿量一百五六十毫升左右。

為了讓搶救效果更理想,應該還會用升壓藥。

用了升壓藥後,李敬生預判,患者的紫癜可能會加重,小片合成大片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個病例被挑選出來做考題,說明病人最後肯定被治好了。

不然那個接診的醫院和主診醫生不是被打臉嗎?

再說了,萬一病人死亡,考題的答案就會充滿不確定性。

很多治療措施只有用到病人身上,試過後才知道行不行。而不是僅憑經驗進行預判就能得到答案。

想明白後,李敬生開始根據結果反推。

最終依然認定是暴發性腦膜炎的可能性最大。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因為存在一些不相符之處,被他徹底放棄。

沒有再猶豫,他直接在答案那一欄寫上,因患者入院後兩小時左右,血小板驟降,懷疑患者出現休克,說明病情進展迅速且兇猛。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有不符之處,患者入院前存在呼吸道感染、頭痛、發熱等症狀,行血氣分析顯示酸中毒,故而我認為病毒感染後導致暴發性腦膜炎的可能最高。

寫完後,他給出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