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逐一排除,換個思路得出的診斷

通過血常規,基本已經明確紫癜原因為血小板減少,導致患者皮下出血。

現在已經基本排除了先天血液疾病的可能。

然後三種後天常見紫癜原因都值得懷疑。

因為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根據過敏性紫癜一般不伴隨血小板減少這一特征,能夠初步把過敏性紫癜排除。

那就只剩下藥物性紫癜與感染性紫癜。

想要確定是哪一種紫癜,李敬生沒有急著再申請新的檢查,而是從血小板減少入手,進一步深入分析。

此時此刻,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醫學生在學校學的那點教材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李敬生平時喜歡看書,在醫學知識這一塊,他自認為還算學識比較淵博。

但是在臨床上遇到這種非擅長領域的疑難疾病,他有些捉襟見肘。

絞盡腦汁苦苦回憶著關於血小板減少的常見原因。

原發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類型。

急性型可出現嚴重自發性皮膚粘膜出血傾向。

血小板通常少於2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兒童最為常見。

這個患者的年齡接近六十歲,血小板目前是80左右。

他初步將急性型排除。

然後再來說說慢性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現此病多為青年,發病率女性要多於男性。

通常表現為發病緩慢,血小板在30到80之間最為常見。

但是這個病,血小板大於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

故而,與這個患者也有不符之處。

李敬生的診斷到這裏,並沒有陷入困境。

血小板減少並不止原發型這一類,還有繼發性血小板減少。

他努力回憶著關於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的相關醫學知識。

幸好昨天把醫師等級升到了副主任級別,現在進行診斷時如有神助,許多塵封已久的醫學知識,只要想到了,紛紛被喚醒。

人體的大腦最為神秘,被開發不到10%。

很多都處於沉睡狀態。

而且腦細胞有著自己的一套新舊更替機制。很多記憶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變得模糊,這時候需要重新溫習或者喚醒這一部分記憶,得到加深與鞏固。

這也是為什麽刻骨銘心的瞬間,我們哪怕時隔數十年也不會忘記的原因。

因為這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往往很容易多次被喚醒。

但是枯燥的知識學過後,如果用不上,可能會一直扔在記憶的寶庫中不管它。

然後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淡忘。

李敬生的醫生等級提升,感覺所有學過的醫學知識都被喚醒。這些記性得到了加強。

而且診斷時,那種全局觀更加凸顯。

主治醫師診斷,一般只局限於自己擅長的那個領域,最多就是偶爾觸及其它細分領域。

副主任醫師診斷,則已經有了很強的全局觀,對人體的九大系統,三大循環,皆是了然於胸。往往在診斷疾病時可以跨域診斷,觸類旁通。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可分為藥物性、感染性、免疫性、血液病幾大類。”

他成功喚醒了這一類別的醫學知識。

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既可以是藥物對骨髓的抑制作用,也可以是免疫性的。

如果是對骨髓抑制,常伴有貧血、白細胞減少。

如果是免疫性常發生於再次用藥後,一般表現為突發,血小板功能障礙。

比如巨大血小板綜合征,血小板無力症,貯存池病等等。

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初步將免疫性出問題的可能排除。

再想到患者的血常規結果提示白細胞計數為21左右,成年人的白細胞正常計數應該在4到10之間。

這個明顯是大幅升高的。

如果是骨髓抑制,白細胞應該減少才對,怎麽反而大幅上升呢?

診斷到這裏,開始陷入困境。

能夠被評委組選出來當考題的病例,這難度簡直就是地獄級。

估計這種病人扔到一般的三甲醫院,直接能夠幹廢好幾個‘磚家’了。

李敬生擡頭看向會場的醫生們,很多人已經一臉頹敗的選擇直接放棄。

就好比一個學歷史的,非要讓他去答辯經濟課題,這純粹就是虐待人家。

沒人喜歡被虐。

除了李敬生、連濤這種天生喜歡鉆研醫學,真正熱愛醫學的人。

絕大多數醫生選擇從醫,最開始或許並非熱愛,而僅僅只是覺得醫生的收入高,社會地位不錯,穩定。

後來工作以後,慢慢發現治病救人可以帶來很大成就感,讓人很快樂,漸漸熱愛上了這一行。

李敬生再次低頭盯住平板電腦,診斷到了這裏,眼看著只差最後一兩步了,沒道理中途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