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良相之才(第2/4頁)

廬山洞天,綁定於廬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只要廬山沒了,那麽無論把洞天之玉帶去那裏,入口開在哪裏,整個洞天以及其中的物質也都會沒。

而共生後,只是廬山玉得到炎奴抗性,洞天本身卻沒有。

如今這金角的小洞天,對炎奴來說,作用反而比廬山洞天更大,可以直接融合進他的靈魂。

“咦?這是金角二號的元神印記嗎?”

炎奴的共生,是自己強行掌控,原主人也不變。

也就是說,那金角二號,有第二控制權。

不過,這種小瑕疵,如今修煉太平道經的炎奴,已經可以彌補了。

“哼,別讓我再逮到你。”

炎奴念動間,太平天輪運轉,赤霞一閃,就把那元神印記抹除。

“炎奴,青州已定,我們該啟程去始皇陵了。”

炎奴一愣:“你們來得真快。”

池清走過來說道:“是老弟來得巧,之前不是說好了你們除妖,而我來找苟稀。”

“沒想到等我趕來,你們已經把苟稀都拿下了。”

炎奴冷眼看向被羈押的苟稀:“這苟刺史與一妖神狼狽為奸,我們追蹤妖國之地,來到這裏,正好一鍋端了。”

說著,他提起槍,就要戳死苟稀。

苟稀大驚,看向池清:“你怎麽答應我的!”

池清連忙攔住:“且慢!”

“嗯?你要保他?別跟我說什麽大義名份啥的,這狗東西禍害青州十幾年,我非除了他不可。”炎奴當年滅張家,殺了無數士子,也是被勸說得不到士林支持啥的。

怎料池清笑道:“老弟誤會了,我只是想說,你一槍戳死他,太過便宜。”

“像這等大人物,當論述其罪,梟首於市,示眾於百姓,再將首級腌制,傳檄各州郡。”

苟稀聽了這話,破口大罵:“賊子,你言而無信,說好不殺我呢!”

他將青州刺史讓位於池清,乃至寫下親筆信送出,傳令各郡,上表朝廷。

可以說,把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一切就是為了苟活性命,而池清答應的好好的,沒想到還是要殺他。

池清幽幽道:“我答應不殺你,卻沒法代表百姓寬恕你。”

“亂臣賊子,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誅之。”

“你死後下地獄,見了羅閻……呃不,見了閻羅後,自還有後賬要算。”

說罷,他將苟稀,交給了炎奴。

炎奴將其拖到街市,下身磨得稀巴爛,那苟稀功力早就被廢,此刻連自殺都做不到。

他被綁縛,連同麾下親信和官吏,都扔到淤泥之中。

池清早就聽炎奴說過一些苟稀的事跡,這兩日又專門打聽查了一番,可謂早有準備。

此刻做足了派頭,身穿官服,手持絹帛,利於高台之上,周圍文武兩班儀仗俱足。

他大聲宣讀,歷數苟稀諸多罪狀。

永平三年,苟稀驍勇好鬥,為橫行鄉裏的地頭蛇,因仗劍殺人而被官府通緝,幹脆夥同狐朋狗友,拉起一支土匪隊伍。

當地官府昏庸,苟稀匪軍日益壯大,附近百姓,經途商隊,多遭洗劫。

永平四年,苟稀率部投奔起兵的趙王,因沒有世家關系,行事無忌,反得到趙王器重,被委以軍事,大破常山縣,破城之後屠城,富室豪家,恣意殘剝,子女妻妾,悉入軍營。

永平五年,苟稀升任虎威將軍,統帥三萬大軍平定亂軍而慘敗,流竄青州各郡,大索鄉間以勞軍,致使百姓無糧,米一升數萬錢,人相食。

永平六年,苟稀轉投齊王,升任平東將軍,強征民力,掠走各縣勞夫六萬,行事酷烈,饑勞鞭撻而死者無數,填塞於道連綿數十裏。

永平七年,苟稀因詔安有功,升征東將軍,督鎮四郡。強令各地出資勞軍,強征百姓修繕城池,死者無算。致使四郡之地怨聲載道,百姓苦不堪言。

永平八年,青州大旱,赤地千裏,難民無數,苟稀殺良冒功,縱兵殺掠,交屍塞路,號稱大破流賊,斬首逾萬。以至於數縣人跡絕。

永平九年,苟稀轉投東海王清君側,屠城巨鹿,城中積屍不暇掩埋,有已死未斂,或將死未絕者,苟稀皆令聚而焚之,臭氣彌漫十余裏。

永平十年至十三年,苟稀升青州刺史,驕橫跋扈,魚肉百姓,以金玉充實府庫,常斷人手足,割舌劓鼻,以震淫威。

連連加賦四年,有不從者,掠民入營,不限貴賤,晝夜不息,亂加毆棰,百姓因殺以填山,號哭之聲動天地。

永平十四年,苟稀強征大軍二十萬,會戰禿發氏於濟水,慘敗逃跑,拱手讓出數郡之地,以致禿發氏長驅直入,肆虐青州,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隨著池清的概述,張辟疆、魚秧子等人,全都怔怔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