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閱艦

晨光初破,南京燕子磯軍港漸漸從夜的沉寂中蘇醒,天邊泛起淡淡的金紅,朝霞灑在鄭和歸國的遠洋艦隊分艦隊的艦船上。

鄭和艦隊共有三個駐泊港口,受限於長江的通航條件,一千五百料及以上的寶船其實並不能進入長江,所以大型寶船都留在了福建布政使司的長樂馬頭江太平港,而中型艦船則多以南直隸蘇州府太倉縣劉家港為母港,只有部分中小艦船才駐泊在並不算寬敞的南京燕子磯軍港。

之所以要在南京擺一個分艦隊,其實並不是追求艦隊的存在意義,畢竟現在不打仗,只是一方面給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學生們了解水師學習水戰,另一方面則是以狀軍威,讓南京城裏的市民官佐們知道大明的遠洋艦隊是何等雄壯。

數百料的艦船船體修長,宛如巨龍般蜿蜒地停在港口,它們的桅杆高高聳立,像是巨龍伸長的脖頸,帆布在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又好似龍鱗在相互摩挲。

船上的水手們早已開始了日常的勞作,無論是在駐泊還是在海上,該做的事情一點都不能少,這些打著赤膊的水手穿梭在甲板上,有的順著繩索矯健地攀爬至桅杆頂端,檢查每一處細節;有的則蹲在船舷邊,用江水和刷子仔細清洗著甲板,確保它光潔如鏡。

實際上,刷甲板幾乎是所有遠洋艦隊的通用科目,並不是帶英的專屬,大明也很喜歡用這件事訓練水手和官兵。

很快,隨著長官們的命令,分艦隊開始忙碌起來,艦隊緩緩從燕子磯起航,今天有一場重要的水師操演,算是江上閱艦式,觀眾是聞訊而來的南直隸百姓們。

巨大的錨鏈被水手們通過絞盤協力拉起,發出沉悶的聲響,船帆在風中逐漸鼓起,仿佛巨龍的羽翼展開,準備騰飛。

此時西南方向的下關碼頭上,人群熙熙攘攘,仿佛整個南京城的人都聚集在這裏。

商賈們穿著放在洪武朝要砍頭的絲綢衣裳,手持算盤,低聲討論著可能的貿易機會;小販們則推著車或挑著擔,叫賣著各種小吃和紀念品;孩童們在人群中歡快地穿梭,他們或追逐嬉戲,或好奇地看著從燕子磯碼頭駛來的軍艦上那巨大的錨鏈和粗糙的纜繩。

分艦隊從南京燕子磯軍用碼頭浩蕩出發,一路向著南京下關碼頭挺進,準備為南直隸的百姓們獻上一場震撼人心的江上閱艦式。

隨著號角聲起,一艘艘戰船如同離弦之箭般劃破江面激起層層浪花,船帆獵獵作響,船上的水手們精神抖擻,他們已經從赤膊狀態變成了身著整齊的戰袍。

當分艦隊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時,早已等候在此的百姓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紛紛湧向江邊,爭睹這難得一見的盛況。

只見江面上戰船雲集,旌旗蔽日,氣勢磅礴。

“可惜沒有兩千料的寶船。”

觀禮台上,鄭和有些遺憾地對姜星火說道。

“不打緊。”

江風吹拂著姜星火的衣袖,他盯著遠處的江面,心思卻在別的地方。

在過去的一年裏,隨著清田的規模逐步擴大到浙江、江西、黃淮等布政使司,大規模的屠戮和懲戒,使得士紳的抵抗在逐步減弱……簡單的來說,這些士紳都是賤骨頭,不敲不老實,敲了就跪下。

以前士紳們分毫利益都不願意退讓,天天叫囂,賭的就是輿論滔天,朝廷不敢動手,但真等屠刀落到自己的腦袋上時,反而馬上願意舍棄一切來保命。

當然,這種情況在最初很激烈,可眼見著抵抗無效,各布政使司尤其是朝中官員居多的江西布政使司,馬上就開始變聰明了起來,在規則允許範圍內通過轉贈和分家等方式,盡量保存田土,而不是梗著脖子硬抗大刀。

隨著反對力量的暫時減弱,或者說蟄伏起來等待反抗的時機,表面上國內的各項新政舉措算是穩步推進,而雖然繁瑣的小事很多,已經沒有了太大的阻礙,但其實對於姜星火來說,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過姜星火的注意力,已經逐漸從國內的各項事務中轉移出來,投向了世界。

姜星火思考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個方面的事情是隨著北征韃靼和挫敗帖木兒遠征,周圍的地緣政治環境條件已經初步穩定,而姜星火通過納鈔中鹽和發行國債、減少鑄造銅錢等手段,寶鈔的實際幣值開始上升,逐漸與銅錢相接近,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不像是以前那種遙遙無期了……所以跨海遠征日本獲得銀礦,就成了能夠實現的事情,而只有獲得了日本的超大銀礦,才能進行姜星火籌備已久的貨幣改革。

第二個方面的事情則與貨幣改革息息相關,那就是以大明為核心的世界貿易、貨幣體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