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革新

永樂二年顯然從一開年,就沒有絲毫要消停的意思。

武臣那邊,京營三大營的軍改搞的上下雞飛狗跳,文臣忐忑了沒幾天,懸在脖子上的那把利刃也掉了下來。

吏部接連過堂,結果出來的時候,整個南京的文官似是給挨個斬去了三魂七魄一般,還是一刀一刀慢慢磔著肉的那種。

原因無他,今年京察的標準太嚴格了,嚴格到幾乎有些不近人情。

前後歷時六天,中低級官員被噼裏啪啦地責罰了一片,到了高級官員這裏稍微好點,但也好的有限,稍有不慎,就要被重罰。

而這種遠超洪武-建文時期的京察標準,自然是姜星火所要求的,因此,他也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朝野非議,對此大為不滿者不在少數。

但姜星火並不在乎,變法已經到了現在這個程度,想要不得罪人,想要你好我好大家好,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姜星火就要趁著自己主導著朝政的這三個月,大刀闊斧地完成他想要做到的變法。

這是京察的最後一天了。

“趙羾。”

姜星火與吏部尚書蹇義一起坐在吏部大堂上,看著眼前這位四十歲的“年輕人”。

趙羾,字雲翰,河南人,洪武朝的時候通過鄉舉進入了國子監,後來在兵部職方司任主事,老朱覺得這人有才,升了員外郎,建文朝的時候任浙江參政(從三品),獻捕倭寇計策有功,永樂朝繼續任浙江參政,治水的時候跟姜星火打過交道,長於海事,現在是回京述職但還沒有任命,姜星火打算讓他在總裁變法事務衙門提舉市舶司諸事。

趙羾坦蕩地與姜星火對視了刹那,旋即低下頭去。

“開始自敘吧。”

“……”

在眾人的過堂自敘和評審中,不知不覺,一上午就過去一半了。

“還有幾個?”

“最後兩個了。”

巧的是,最後這倆人,姜星火還真都認識。

倒數第二個人便是前幾天去五軍都督府時,兵部尚書茹瑺後邊跟著的小跟班,一直沒說話,但姜星火認得他的臉。

隨後,聽著這人的自敘,姜星火翻了翻他的資料。

方賓,杭州府錢塘縣人,同樣是洪武朝末期從國子監提拔出來的那批人……朝廷上的中生代都是這批人,因為當時朝堂都快被老朱給殺光了,很多都是直接從國子監出來就做京官了。

不過方賓的起點比較高,一開始就在兵部和刑部打轉,然後還擔任了應天府知府,惹了勛貴被貶到廣東,建文朝的時候經過茹瑺的推薦,復召兵部武選司郎中,這可是兵部一等一的肥缺,看起來是茹瑺的心腹無疑了。

官面文章上做的漂亮,有政績,官聲也不錯……這種人精,即便想卡他也抓不到把柄,蹇義和姜星火沒為難他,直接過了。

最後一個人稍微特殊點。

人還沒進來,聲音就傳來了。

“蹇公、國師!”

來人名為吳中,身長七尺有余,聲若洪鐘,面上坦蕩磊落,卻是個能算計、有主見的,背景不簡單。

洪武三十一年的時候,同樣是國子監出身,在大寧都司擔任經歷,朱棣千裏奔襲大寧,吳中率眾文官迎降,朱棣見他長相豐偉,應答明暢,非常賞識,在朱高熾麾下先後負責薊州、北平等地的守備和糧餉轉運工作,如今官至大理寺丞,頂頭上司是口蜜腹劍的大理寺少卿呂震,聽說跟大理寺卿陳洽關系不太好,但吳中跟大寧系的幾位侯伯和朱高熾的關系都相當緊密……若無意外的話,就該是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了。

姜星火看了看吳中的評價,大理寺少卿呂震和大理寺卿陳洽全給了差評。

待吳中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以後,喜提了一個“不稱職”下堂,整個人臉都黑了。

吏部眾人又忙乎了半晌,整理資料歸档,制作表格,最終版的京察記錄就算是做完了。

“諸位辛苦。”

“國師辛苦。”

姜星火的目光尤其在吏部的考功司郎中金純面前停留了片刻。

金純,洪武三十年才從國子監出道的年輕人,步入仕途是因為被當時的吏部尚書杜澤看中,經杜澤推薦,老朱把他扔到了吏部,先後任文選司員外郎、考功司郎中,很得蹇義賞識。

此人精明強幹,精力幾乎無窮無盡,這段時間給姜星火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已經很少見到能每天不怎麽睡覺就可以精神充沛地從事大量工作的肝帝了。

姜星火從金純手裏接過一摞文書,蹇義親自拿著另一摞,兩人去宮裏見皇帝。

京察的過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其實是結果和後續。

皇宮,奉天殿。

朱棣身邊有姚廣孝、金忠、金幼孜等人,顯然是在商議軍事謀劃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