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攝政

“你說什麽?”朱棣似乎還是有些不可置信,再次問道。

“二皇子殿下很掛念您。”姜星火肯定地回答。

朱棣沉默了一瞬間,他緩緩坐下,雙目盯著桌案前的那塊地磚,似乎透過這塊地磚看到了千裏之外,那個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

那是朱棣和徐皇後第二個生養出的孩子,他雖然從小便憨直,學東西極慢,長大後更是除了武藝絕倫、擅長戰陣沖殺外沒什麽能比得上他大哥,但朱棣很喜歡這個酷似自己的孩子,可惜如今朱棣已經是皇帝了,他卻不是嫡長子,從宗法上來講,沒法繼承皇位。

朱棣閉了閉眼睛,深吸了口氣,再次睜開時,已然是滿臉冷漠。

“朕知道了。”他淡淡地說。

這時,朱棣高聲喚道:“把內閣當值的都招過來。”

姜星火似乎隱約猜到了朱棣的意思,但是他並沒有移動腳步。

“朕不喜歡這些酸儒,不過現在,倒不介意聽聽他們的話。”

朱棣臉色上的冷漠緩和了幾分,說道:“這個考成法,現在是頭等大事,不僅要在朝廷中樞裏面用,也要在天下範圍內用,今年權當試行,以後考成法的規矩怎麽定,你要仔細研究,盡快弄明白。”

姜星火道:“是。”

他已經確定了朱棣要做什麽了。

果不其然,當內閣的三楊和胡廣來到殿中的時候,朱棣的開場白很直接。

“大皇子閉門思過三個月,內閣的事情,暫時交給國師主持。”

朱棣就這麽坐靠在榻上,眉目開合間,卻仿佛是一只兇殘的老虎。

他指著桌案上敞開的匣子裏的那堆奏疏,說道:“這些奏疏,都是夠資格的大臣們上的密折,你們瞧瞧,這些人中間有不少人是有功之臣,他們都為國立下功勞,朕重用他們,可他們卻為了一己私利,說些沒頭沒尾的胡話。”

內閣成員們默不作聲,他們知道皇帝說的是真的,這次考成法,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反對聲音很大,所以有人私下進言並不足為奇,更何況這批洪武朝末期開始接管廟堂的文官們,經歷過洪武大案的鬥爭,如今掌控朝堂近二十年,根深蒂固,要無視這些人的訴求談何容易?

而皇帝為什麽對內閣成員們說這番話,其實他們也能大概猜到,有些話不僅僅是對他們說的,讓他們好好配合姜星火的工作,更多的,是想借他們之口,把話轉達給大皇子朱高熾,這才是最關鍵的。

楊士奇小心道:“陛下的意思是,我們內閣該如何應對走通政司那邊的上書?”

這其實是“在姜星火主持內閣這段時間裏,如何跟隨姜星火做事”的另一種問法,畢竟姜星火和朱高熾,領導內閣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

而且再怎麽說,朱棣現在對這些密折的定性,還只是“胡話”,而非更嚴重的性質。

朱棣冷笑道:“國朝自有法度,現在,朕決定拿出殺雞儆猴的手段,把屍位素餐的庸才一個個拔除,以儆效尤。”

這下子,大家夥的表情都凝滯住了。

內閣幾人看著姜星火,顯然,事情變得有些微妙了起來。

楊榮心忖:“看來大皇子殿下閉門思過三個月,倒是有些說法的,未必不是陛下對其施加的保護。”

楊士奇更是認定,這次國師接的不是什麽好活,而是徹徹底底的臟活,是被皇帝拿來當白手套用了……清除變法阻力,對中樞各部寺的人事開刀,這可太得罪人了。

但姜星火卻神情不變,反而有幾分思索,顯然,這次是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機會,即便是從他個人來說,也是樹立威望和擴張勢力的好機會,得罪人歸得罪人,可既然都要變法了,哪有不得罪的?又不是和和氣氣去逛秦淮河。

一直沒吭聲的胡廣弱弱地說道:“陛下三思啊。”

“三思?朕早就三思過了。”

朱棣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盯著內閣成員們道:“朕原來一直沒舍得動他們,是念及舊情,念及太祖高皇帝任用他們,但是現在,也該變一變了,朕若是再無視下去,大明遲早會毀在他們手裏!”

皇帝今天對他們說的話,有些出乎意料的……多。

這讓內閣成員們漸漸回過味來,如果只是跟他們說話,哪需要說這麽多?

所以,這些話恐怕都不只是借他們的口對朱高熾說的了,而是對整個朝臣說的。

可皇帝為什麽要找他們傳話呢?

內閣眾人陷入了短暫的思考,可沒等他們思考,朱棣就猛地拍案,做越想越氣狀,說道:“朕豈能饒恕他們?”

他一字一句地說道:“朕要讓他們知道,朕的江山,不需要蛀蟲!不僅如此,還要將這些庸碌之人統統掃出廟堂,以警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