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匯報

半晌後,二人到了奉天殿。

黃儼領著二人進了側殿,朱棣半倚在榻上,指了指左側邊上的椅子,示意二人坐下。

朱棣登基之後,除了宰了一批頭鐵的反對派,也就是那些建文忠臣,其余的基本都是原班人馬留用,然後這一年多的時間,慢慢換血,換著換著,自己能用的放心的人也就多了,這二人在朱棣看來,都算是重量級的肱股之臣。

“手頭的事先說說吧。”

“是,陛下。”兩人應道。

蹇義是中書舍人出身,資歷深,主持吏部這麽久,人脈也廣,所以姜星火通過司禮監掌印太監黃儼獲得的關於大皇子朱高熾被關禁閉的消息,蹇義同樣也在很短時間內從其他渠道獲得了。

姜星火微微側目,示意蹇義先開口。

“啟奏聖上,現在吏部主要是兩件事,最要緊的是考成法,目前考成法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各部、寺、司,都已經全部呈報了。”

“能不能見成效,這頭一年得有個說法。”

朱棣在榻上用手倚著下頜,表態的同時心中暗忖,如今就錦衣衛暗中探查的情況而言,各部寺衙門的行政效率,確實有著顯著的提高……甚至從錦衣衛本身的考成來看,同樣如此。

說來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其實錦衣衛才是朝廷大部分行政改革措施,最先落實和實驗的部門,無論是跟藩王宗室的賞賜包相同的年終大賞,還是考成法,都是從錦衣衛先開始試點的。

實際效果也很不錯,錦衣衛緹騎們的動力變得很足,破案和偵查等工作,從數量和比率上來看,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當然了,其中也少不了一些為了從速從快結案造成的冤假錯案就是了,畢竟錦衣衛從本質上講只是封建帝王的特務組織,不能指望他們真的在執行過程中能完全秉公辦事。

朱棣看著蹇義,說道:“考成法過程中,有什麽問題嗎?”

“陛下。”蹇義連忙躬身施禮,卻是一副有話不敢說的樣子。

“猶猶豫豫什麽?有話就說!”朱棣又道。

“是。”

蹇義再次躬身,然後說道:“考成法具體實施過程中,普遍反映,還是有些‘小問題’的。”

能從吏部尚書口中說出來的‘小問題’就肯定不僅僅是‘小問題’,朱棣從榻上坐直了身子,旁邊的火盆裏炭火映的他的眸子彤紅。

宮裏其實有更好的取暖設施,也有更好的炭,能讓屋子裏溫暖如春的同時沒有半點火光和聲響,可朱棣就喜歡木炭“噼啪”燃爆的聲音,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時不時地警醒起來,不會沉醉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之中。

“說。”

“其一是吏部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也就是考成法規定,官員前案未結,不可升遷、離任(含轉任)、致仕,無論官員當下如何,而只要被涉及到需要核實的信息,哪怕是正在養病的官員仍要被傳詢答復問題,如果事情辦不完就不得升遷、離任(含轉任)、致仕,會影響正常的官員流轉。”

出乎蹇義的意料,朱棣對此並沒有太大反應,其實蹇義一開始並不指望皇帝能理解吏部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難處,但如今看來,自己對皇帝的猜度並不準確。

姜星火在旁邊聽著,也大約明白了。

雖然他在吏部並沒有什麽能信得過的官員,但平常的接觸也能了解到,考成法在實踐過程中,確實對吏部正常的工作流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人事任命這種事情,並不是說定下來了就沒有變數了,如果一個官員因為考成法有幾件事情沒有結清,那就遲遲不能到任,這個位置是不等人的,而大量的延誤,就導致了大量的人事上的矛盾發生,其中不乏涉及到職位運作的交易。

“其二、其三呢?一並念來給朕聽聽。”

“是。”

蹇義見朱棣沒生氣,繼續大著膽子稟報道:“其二就是地方官員普遍反映,考成法有些事情是能盡人力而完成的,而有些事情,其實並不取決於地方官員的能力和意志,譬如有盜匪,要限期破案,但就算出動三班衙役全城搜捕,或是請求地方衛所協助進剿,能不能一網成擒,都是未知的……”

朱棣其實聽明白了,姜星火同樣也清楚,蹇義所反映的這些情況,確實是考成法在這一年多的推進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情況。

姜星火看著陷入沉思的朱棣,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作為皇帝,他應該對此選擇視而不見。

畢竟,這世界上幾乎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絕大多數政策都是雙刃劍,有利有弊,不可能說考成法全是利,沒有弊,這是不客觀的,在場的三人都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選擇逃避就是個很不錯的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