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潛龍

姜星火顯然也看到了楊士奇、朱瞻基二人,不過此時在大庭廣眾之下,又都穿著便裝,倒也不好點破身份。

朱瞻基聰敏,幹脆地喚了一聲“先生”,化解了短暫的愕然與尷尬。

於謙掙開了姜星火拉著的手,主動跑上前去,與朱瞻基結伴而行,而姜星火亦是拍了拍楊士奇的肩膀。

“士奇兄也是來看納鈔中鹽情況的?”

“正是如此。”

楊士奇點了點頭回應道,卻並沒有再多說什麽。

姜星火笑道:“正好,今天我也休沐,咱們四人一塊,等下吃午飯。”

楊士奇本能地想拒絕,卻被朱瞻基扯了扯衣角,只好答應了。

秦淮河畔官營的酒樓很多,但私營的小館子也不少,姜星火沒打算鋪張浪費,就近找了處小酒館,便走了進去。

“幾位客官吃什麽?”店夥計都是有眼力勁兒的,看幾人衣著氣度不凡,便立即麻溜地迎了出來。

嗯,按照這個年代的道德風俗觀念,小孩上桌吃飯都很難得了,更別說點菜了,即便朱瞻基是皇孫,那也是姜星火的學生,是沒資格在姜星火面前吵嚷的,所以點菜權自然來到了姜星火手裏。

菜譜還是挺簡單的,姜星火翻了翻,指向其中幾樣菜肴說道:“就這些吧,再上壺茶。”

店夥計點頭應道:“好咧!您稍候!”

姜星火轉頭望向楊士奇,見他臉色平靜,似乎在神遊天外,便問道:“士奇兄,今日所見如何?”

“錢莊還算守規矩,納鈔中鹽大約是行得通的,只是……”

“且說無妨。”

楊士奇正襟危坐,思考了刹那方才小聲說道:“納鈔中鹽是要加大力度放鹽的,民間的實際鹽價因此低下來怎麽辦?而納鈔中鹽回收的這些大明寶鈔,大明銀行應該是不能再投入市面的吧?否則怕是白費功夫了,可國師若是依著這個法子來當210萬兩商稅,怕是有些……得不償失。”

楊士奇說的不算客氣,事實上這也是朝野目前普遍的看法,姜星火雖然沒義務給他解釋,但見朱瞻基也很好奇,還是耐著性子把兩個問題給他回答了一遍。

“納鈔中鹽回籠的寶鈔,都是為了重塑寶鈔幣值之用,自然不是算到210萬兩商稅裏的,這個跟商稅完全沒關系。至於這筆錢怎麽用,大明銀行是另有打算的,不會直接重新投入到市面上,但會以另一種方式影響市場。”姜星火看四周無人,緩緩說道。

這下倒是激起了楊士奇的興趣,他低聲問道:“敢問國師,這另一種方式,是什麽方式?”

“想來你剛才見到了那個規模不大的錢莊。”

“是。”

“在南京城裏,目前有上百家合法注冊的錢莊,在服務著南京城的一百萬人口,這些錢莊的規模有大小之分,但無一例外,都在受大明銀行的監管。”

朱瞻基和於謙也很好奇,姜星火略微解釋了一下目前大明金融體系的運行原理,也是姜星火在這個時代,能夠建立起來的唯一可行的金融系統。

“錢莊現在跟大明銀行,主要有兩方面的業務來往。”

“其一是貸款準備金,這個相當於商業錢莊給大明銀行的‘押金’,也就是按照錢莊貸款的規模,上繳給大明銀行的,為了防止金融投機風氣、有效控制風險,這個錢的比率比較高,一般是20%。”

這裏要說的是,之所以沒有存款準備金,是因為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有存款的習慣,即便是有類似的金融服務,也是收取不菲費用的,就是你往我這存錢,你得交錢。

在民間展開的比較多的,是貸款服務,也就是之前達官貴人們踴躍參與的印子錢行業。

但是姜星火是很清楚,這種東西如果不加控制,是有什麽後果的,他可不想伴隨著大明進入工業革命時代,直接搞出金融危機來……經濟的發展總會伴隨著泡沫,這一點無可避免,但能控制,還是要控制,防患於未然,不可盲目樂觀。

一手對地下高利率印子錢產業重拳出擊,查處到直接判刑;另一手以貸款準備金使商業錢莊的貸款受控制,逐漸規範。

“其二是銀行拆借市場,如果說貸款準備金是控制錢在商業錢莊的流出,那麽銀行拆借市場就是控制錢在商業錢莊的流入,這是一個大明銀行與錢莊之間的交易場所,目前在大明銀行的總部,每隔五天定期開放一次,現在只有錢莊向大明銀行借錢,而借錢的利率,也就是拆借利率,是大明銀行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進行調整的。”

事實上,拆借市場就是錢莊在經營過程中,如果存款和放款的匯出和匯入形成資金暫時不足或多余時,就可以用多余補不足,調節準備金,求得資金平衡……姜星火考慮到如果不同錢莊之前互相借錢,私下互相之間偶爾可以,但以制度形式確立,會帶來很多的問題,以大明銀行現在的經驗、管理能力、人力,都是不足以處理的,所以幹脆就沒開放商業錢莊之間的互相拆借,只開放了大明銀行向錢莊借錢的拆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