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援軍

夜晚,姜星火獨坐燈前,手持書卷靜靜閱讀。

這本書籍乃是《太湖水文志》,乃是他淘來的古籍,對於太湖歷代水文情況的研究頗為透徹。

他翻看著古卷,時不時停下來記錄幾筆。

忽然,門外傳來了異動。

姜星火擡頭一瞧,原來是風塵仆仆的宋禮回來了。

“大本,且坐。”

姜星火微微一笑,招呼著宋禮落座。

宋禮未來得及喘口氣,面帶喜色地說道:“國師,南京派的工匠們都到了!”

聞言,姜星火精神一振,立即站起身來:“走!我們去迎接!”

驟雨方歇,此時月明如水,照亮漆黑長廊。

縣衙的地面上,堆積了一片又一片的積水,星光映在其中,點點閃爍交錯。

在長廊盡頭,姜星火見到了一百多名工匠黑壓壓地聚在一起,既有內廷兵仗局的,也有工部軍器局的,每一位都背負行囊、提著箱子,穿梭在院子內。

為首者,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名叫孫坤,他乃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職權最大的一個司,跟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分別只有一個郎中管理不同,都水清吏司足足有五個郎中。

這便是因為都水清吏司掌管河渠水利、海塘堤防、橋道舟車、藏冰等事,職權非常重,下面分設了都吏科、河防科、橋道科、織造科等科……而孫坤正是負責管理河防科的主事,算是專業對口了。

“國師大人!”

“你們總算到了!”

姜星火快步迎了上去。

孫坤沖著姜星火和宋禮拱手行禮,露出一絲難掩的疲倦:“從南京到松江府,長江水道路途倒是不算遙遠,只是現在雨太大,往日裏走長江都是順風一日千裏如履平地,誰知道現在得耗費多些時間才能到。”

說罷,他指著身後搬運物資的工匠說道:“不過還好,東西都帶齊全了。”

“火藥可帶來了?”姜星火問道,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帶了,鄭公公幫忙裝了好幾只大船的量,他親自在金山衛的碼頭看著呢,只是現在難以運輸到華亭縣。”

“不需要運到華亭縣。”

姜星火長舒了一口氣,對從角落陰影裏出現的王斌說道:“派人傳我的命令,委托三保太監率領著裝載火藥的船只,從金山衛拔錨走回頭路稍微繞一下,從吳淞口進來,若是委實到了河窄難行的地段,便分小船運輸也可……若是小船也到了不能通行的灘塗地,便盡可能的往大黃浦那邊靠,會有民夫幫忙搬過去。”

孫坤一愣,他只知道國師要求把南京城裏庫存的大半火藥都帶來,卻不曉得是用什麽,如今想來,大約是……炸堰塞湖?

“國師莫不是要把大黃浦堆積的堰塞湖炸開?”

旁邊的宋禮說道:“正是如此。”

孫坤遲疑了刹那,復又問道:“大黃浦炸開倒是好說,可水卻是不大容易受控制的,除非事先挖好坡,讓水往某個方向去泄……可即便如此,泄出來的水,也很容易四處蔓延開來,沖毀兩岸的農田,重新形成一個湖泊。”

姜星火幹脆道:“在上海浦周圍加固兩岸原有的堤壩,讓大黃浦的水,往上海浦沖。”

孫坤的心猛地一揪,他這個級別的水利專業官員,自然是曉得國師與宋侍郎計劃出的治水方案的,而且工部的官員們也很清晰地認知到,太湖流域江南諸府治水的關鍵是疏浚下遊河道,也就是如何使洪水暢流入海。

吳淞江的下遊淤塞太嚴重,重新疏浚工費太大,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再用吳淞江故道了,肯定要開辟新道。

所以國師與宋侍郎的計劃,也就是既要重點開夏家浦,引吳淞江上遊之水,取道劉家河入長江;又要重點鑿範家浜,使之與大黃埔相接,將太湖東部河湖之水,特別是浙西來水,循黃埔江排入長江,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改善太湖下遊的泄水狀況,而且改變泄水格局,由從前以吳淞江為主泄道,逐步變成以黃埔江為主泄道。

但問題在於,眼下國師的說法,可是跟預定計劃不一樣了!

“那就要直接灌入吳淞江水道了。”

孫坤勉力說道:“吳淞江水道現在本來就下遊淤積的厲害,再往裏灌水,這條道徹底廢了不說,兩岸的部分農田,恐怕也要被淹沒。”

“事急從權,大黃浦和吳淞江因為這次灌水被淹沒的農田,朝廷出錢補償,兩岸附近幾裏的百姓,也會提前遷徙好。”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孫坤也不好說什麽。

但是對於朝廷有沒有錢這件事,作為知曉內情的官員,孫坤持懷疑態度。

戶部的太倉銀都要跑老鼠了,又要修永樂大典,又要治水賑災,又要造寶船艦隊,還得準備征安南……請問,錢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