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SWOT版考成法

“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設立監察監察機構的監察機構。”

姜星火沉默了刹那,回答道。

東廠用來制衡錦衣衛,好不好用?

當然好用,但就像是無處不在的黃宗羲定律一樣,積累莫返之害,永遠不能避免。

一開始東廠肯定好使,就像是租庸調制改成兩稅法一樣,但是隨後就會逐漸失靈,繼而又得建立新的監察機構,西廠就這麽出現了。

借《龍門飛甲》一句話,你問我西廠算什麽東西?

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但是,但是,西廠勢大誰來監察西廠呢?

答案是內行廠。

在姜星火前世的歷史上,明武宗正德初年,以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谷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在京師榮府舊倉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內行廠,自成系統。

內行廠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之例,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

當然了,這種無限套娃並沒有繼續進行下去,因為後來能靠自己腦子制衡百官的修仙皇帝嘉靖登場了,這是後話。

這下子,朱高煦也有些沮喪了。

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姜星火的邏輯推導是無懈可擊的。

“血酬定律”決定了暴力組織在封建國家建立和管理過程中,必然會在很長的時間跨度內追求血酬收益的長期最大化後,在王朝末年轉而追求血酬收益的短期最大化。

這使得稅制更化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在封建國家的前期理清前朝弊政還是中期振興王朝,亦或是後期試圖給王朝續命。

而稅制更化,又必然會踏入到“黃宗羲定律”這個大坑裏,越改普通老百姓負擔越重,其根源就在於小吏階層會上下其手,且小吏階層難以控制。

對於小吏來說,不能加俸祿,晉升渠道也有限,注定會一心撈錢。

那麽增加對小吏的監察機構有用嗎?

沒用!還是會再次踏入到“黃宗羲定律”的大坑裏,只不過是稅制變成了監察,越改越套娃。

所有辦法都沒用,那怎麽解決?

這不是純純的太監開會,無稽之談?

“看來解決辦法只有一個了……”朱高煦思忖片刻道,“要不就這樣吧,別想著改了。”

顯然這是找不到辦法,就開始擺爛了。

而朱棣也捋清楚了這裏面的脈絡,說白了,就是一直在“血酬定律”和“黃宗羲定律”裏來回打轉,最重要的是“黃宗羲定律”這個坑是繞不過去的。

朱棣苦思冥想片刻,也覺得委實是沒有辦法了。

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如果能有解決辦法,之前華夏上千年的智慧就沒研究出來嗎?

你讓朕想,朕上哪想去?

“大可不必。”

姜星火搖了搖頭說道:“辦法還是有的。”

……

隔壁密室。

聞得姜星火此言,眾人齊齊精神一振。

“姜師的辦法是什麽?”夏原吉微微蹙眉,自言自語道。

朱高熾則很興奮,剛才一直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的他,迫切需要有人給他分析清楚。

而朱高熾覺得,答案似乎已經就在眼前了。

回過神來的夏原吉依舊保持著冷靜,沉聲道:“先聽聽姜師怎麽說吧。”

此時旁邊的道衍也點了點頭,說道:“其實老衲倒是有一番猜測。”

“大師快快講來。”朱高熾忙說道。

道衍轉動手中的紫檀念珠道:“老衲也只是猜測,既然所謂‘黃宗羲定律’的根源在小吏階層上,那麽姜聖的解決之道,也一定是在小吏上……是否有可能是打通地方小吏向上的晉升渠道?”

朱高熾微微一怔,旋即試探性地問道:“譬如不再實際上限制,只有一品到三品衙門的小吏才可以晉升為官員?”

“殿下,這恐怕不可。”夏原吉卻否定道,“本來官員與吏員之間,便是流官不流吏,這樣好歹還有一個制衡,便是說官員的調任控制在朝廷手裏,隔幾年一調任,官員很難與地方吏員勾結的太深,多數是合作關系……也就是官員要仰仗地方吏員來推行政令,地方吏員同樣也要仰仗官員來替他們疏通更上層。”

“但若是現在不流吏,變成了吏員升為官員後,產生了實質上的大規模流吏,殿下試想一下,會有什麽後果?”

朱高熾愣住了刹那,方才說道:“會讓地方吏員的關系網,開始向外流通。”

道衍幹脆道:“會產生新的‘寒門’。”

這裏面的‘寒門’,專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