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

朱棣說著,朱高熾指揮跟他來的兩個貼身太監開始操作。

扭秤實驗的流程很簡單,就是將兩個小鉛球放在器材的同一水平面上,然後讓兩人在扭秤兩側放上一定重量的更大鉛球,直到兩個小鉛球的引力平衡被打破,再通過觀察金屬線上小鏡子所反射光點的移動,來判斷實驗是否成功。

而關鍵就在於,要等距地把兩個大鉛球貼在小鉛球旁邊,卻不能觸碰,也不能離得太遠。

朱高熾的兩個貼身太監動作十分輕盈,在朱棣的注視下,不斷調整著大鉛球的位置,經過幾次嘗試,他們終於成功地實現了兩個大鉛球貼近小鉛球,並且保持平衡狀態的目標。

然而隨著兩個太監從扭秤兩側移開,小鉛球立即開始不正常的扭動,不斷地來回晃動,而金屬線上小鏡子所反射出的光點也隨著小鉛球的運動不斷移動。

朱高熾的心一沉,他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出了問題。

朱高熾立刻叫來幾個眼神好的錦衣衛,讓他們觀察小鉛球的運動軌跡,並記錄下每次運動的時間和光點的位置,經過一番研究,朱高熾得出了一個結論:小鉛球的運動軌跡是不規律的,肯定有幹擾因素出現,他們需要重新設計實驗方案。

或者說,因為有人的幹擾因素,導致了地面的波動,暗室裏的器材架子稍稍顫動,兩個小鉛球就會跟著不正常搖晃。

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也許真相另有隱情。比如,這個金屬線本來很穩定地懸掛著,但由於受到兩個太監活動時帶起來的氣流影響之類,導致變得不穩定了,進而以至於使得兩個小鉛球的運動軌跡也跟著發生了改變……

總之,想搞清楚事情原委,還要找到那個“幹擾因素”才行。

接著,朱高熾又做了一點改進測試,他指揮錦衣衛們將其中一顆較大的鉛球,用一塊板子固定在小鉛球附近的位置上,然後又在另一側也如法炮制。

然而,兩個大鉛球固定住了,小鉛球卻毫無動靜,金屬線上銅鏡所反射的光點也是如此。

見狀,不管是朱高熾還是朱棣,都覺得這個所謂的“萬有引力”實驗,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畢竟如今雖然不是完全按照姜星火所說的實驗步驟來,可兩個大鉛球、兩個小鉛球、金屬線、小鏡子,一應俱全,而光點紋絲未動。

所以說,很可能這個所謂的“萬有引力”壓根就不存在。

想到這裏,朱棣和朱高熾的心情,卻有些趨同地復雜。

兩人作為大明的統治階層,是堅決維護皇權的存在,當然不希望有個什麽“萬有引力”、“日心說”蹦出來,把傳統的天人感應觀念給動搖,以至於影響皇權。

但同樣,還有一層微妙的心態,那便是兩人其實同樣也不太願意去相信,從來沒有出錯過的姜星火,這一次會出錯。

而實驗的成敗與否,無異就是驗證這個結果的直接體現。

旁邊的三皇子朱高燧看了半天,又見父兄都不言語,不禁忍不住對朱高熾說道:“大哥,這是在搞什麽名堂?”

“看不懂就別管!”

“看不懂就別管!”

朱棣和朱高熾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朱高燧縮了縮脖子,躲在了他爹後面。

朱棣雙手攏在袖口裏,沒好氣地瞪了一眼傻兒子。

老大能文,老二能武,老三能吃。

朱高燧除了這張嘴不吃飯的時候比吃飯的時候還嚴實,顯得有幾分守口如瓶辦事牢靠以外,單論腦子怕是跟他二哥一個水平。

小時候勛貴子弟湊到一起上學堂,這倆一個倒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二。

等朱高煦不念了,朱高燧就成了永遠的倒數第一。

看著訕訕的三弟,因為實驗失敗而稍有急躁的朱高熾一時反而覺得有些懊惱,轉而耐心對朱高燧解釋了片刻。

“大哥,你這法子雖好,可是板子上的大鉛球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動,不就沒辦法起到你說的效果了嗎?畢竟,小鉛球的什麽引力移動,就是大鉛球引起的啊。”

聽了大哥的解釋,朱高燧努力睜大眼睛說道。

“那怎麽辦?”

朱高熾站了半天,此時體態癡肥的他稍有急躁,便有些頭暈目眩了起來。

見狀,兩個服侍他多年的太監,連忙一左一右地架住,隨後又有錦衣衛送來椅子讓他坐下歇息。

朱高熾也是有些無奈地指著兩個貼身太監道:“他倆已經是最靈巧的,平素走路辦事都是輕手輕腳的,饒是如此,只要人進去,這暗室裏不流動的空氣都會擾動起來,地面也會有輕微的震動……只要有這些動靜就測不準了,而若是換了其他的錦衣衛進去,恐怕動靜更大。”

“那該咋辦呢?”朱高燧道,“難道就這樣擱著不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