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大明星空志》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鄭和托著自己快要掉下來的長髯,頗有些悵然。

這便是說,姜星火已經提出了一套證明“日心說”完整的論證方法,然而眼下恐怕很難馬上測量。

或者說,正是由於姜星火所提出的論證方法邏輯太過無懈可擊,但卻無法馬上驗證,反而讓幾人覺得可惜。

看著頭頂隱在雲層中的一輪太陽,哪怕是生性無畏如朱高煦,此時依舊感受到了凡人在日月星辰之下的渺小。

哪怕朱高煦身高九尺,乃是雄赳赳的一條男子漢,可他個人在物質意義上的高度、質量、力量,在更廣闊的對比對象面前,還是不值一提。

“姜先生,跟日月相比,我們人是如此的渺小,真的有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以凡人之力,丈量日月嗎?”朱高煦不禁問道。

“當然。”

姜星火肯定地說道:“而且我相信,距離那一天的到來,或許並不會非常遙遠。”

卓老頭聞言,看著這個氣質沉靜而自信的青年,一時之間,竟是也不自覺地升起了幾分信服之感。

或許真的在未來的某一天,大明會在這個名叫姜星火的青年的主持下,真正地丈量日月。

念及至此,卓老頭卻也是糾結了須臾。

卓老頭在猶豫,要不要接受道衍的條件。

畢竟當初道衍上門來找他的時候,他還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頗有些不屑的感覺,覺得道衍誇大其詞。

但如今看來,如果自己真的想接受道衍的條件,恐怕顏面上就不太好看了。

“可惜,可惜……”

卓敬搖了搖頭,心意仍然不定。

參與到天文之學的顛覆性突破,固然令卓老頭心動,但嚴格地來說,這還不夠。

——要是再有點令人心動的東西就好了。

見幾人都沉默不語,朱高煦試探性地問道。

“姜先生,那,下課?”

姜星火收起了手中的銀幣,並且順便用了零點零一秒的時間緬懷了一下李景隆。

“還有問題嗎?沒問題可以下課了。”姜星火說道。

卓老頭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可鄭和此時哪怕手都舉麻了,還是堅持問了一個問題。

“姜先生既然有丈量日月之能,在下胸中卻有個困擾了許久的疑問,實在是不吐不快。”

“且說來。”

姜星火看向這位怪異的紅臉長髯漢子。

嗯,今天天雖然不熱,但好歹是中午,貌似他的額角,在流……紅色的汗?

姜星火扯了扯嘴角,假裝沒看見。

鄭和隔著長髯艱難開口道:“那晚曾見姜先生的球形海圖,有些類似渾儀,但又不太像……有點像元朝人制作過的物件,可城池、地名、國名的精度卻非常高,在下想問問姜先生,制作時是如何定位的?”

“經緯度。”

姜星火簡單說道。

“經緯度?”鄭和咀嚼著這個新名詞。

所謂經緯,倒是好理解,經天緯地嘛,可是經緯度是什麽意思?

見他們有些不解,卓敬補充道:“《大戴禮記·易本命》記載:凡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小友所說的經緯度是‘北極高’和‘裏差’嗎?”

所謂北極高,就是在古代華夏緯度的初步概念,當然,這裏要指出的是,北極高跟後來緯度的概念,還是有一定微小差別的。

這裏面的原理便是因為北極星是處於整個地球地軸的延長線上,而且距離非常遠,故此,在北半球的任意一個角度去觀察北極星,這個角度與地平線之間的夾角,就等於北極星的仰角,也就約等於該地的緯度。

換言之,如果北極星在你腦袋上,恭喜你,你到北極點了。

如果北極星在地平線上,那麽你就到赤道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發現了北極星,那只能說明你處在北緯四十五度。

而緯度與經度這兩個概念,目前華夏做的比較好的是緯度的測量,最典型的自然是郭守敬測量大地,這個就不多做贅述了。而關於經度,也就是所謂的“裏差”,則是此前所提《西行記》作者耶律楚才提出的,但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測量。

這便是因為緯度是由自然產生的,赤道就是零緯度,兩極則是九十緯度,有固定的標準,但經度則完全不同,這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天然的零經度,只能靠人類自己的標準來劃分。

姜星火微微頷首道:“便是差不多的意思,而經緯度,就相當於一個個井字格,只要確定自己在哪個井字格裏,就能確定自己的具體位置。”

大海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無數的驚濤駭浪。

如果航行的船只在大海中迷失,顯然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