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月下論天文

道衍謀劃的腳步並未停止,去戶部傳旨拜訪完夏原吉,道衍又來到了詔獄。

這次,其實道衍還是帶著朱棣交代給他的任務前來。

當然了,這個任務是此前朱棣讓他幹臟活的時候,順帶的小任務。

而道衍卻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再做成一件事。

修習閉口禪的慧空依舊緘默,負責趕車的他替師尊掀開馬車的簾子,等著道衍下車。

道衍看著詔獄的大門,自己的大弟子說道:“你小師弟此時就在裏面。”

慧空只是雙手合十,閉口不言。

這裏便是要說,鄭和自小信大食法不假,但受了菩薩戒,成為道衍名義上的關門弟子也不假。

所謂菩薩戒,便是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

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均可受持……《梵網經》雲,菩薩戒為諸佛的本源、菩薩的根本,是諸佛子的根本。

歷史上,梁武帝從智藏受菩薩戒,陳文帝也是從高僧受菩薩戒,至隋代,隋文帝從曇延受菩薩戒,隋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唐代往後除去滅佛時期,高官公卿受高僧菩薩戒來拉關系,更是數不勝數。

鄭和是因為在道衍的領導下,在原燕軍情報體系內做事,與道衍相處日久。

同時為了方便道衍手中情報體系與朱棣的溝通,鄭和才在朱棣的授意下受了菩薩戒,拉近了與道衍的關系。

對此鄭和是樂意至極的,道衍也不虧,相當於雙贏。

換言之,菩薩戒其實更多地是一種形式,而非義務和責任,受了菩薩戒,只代表鄭和是道衍的弟子,但不代表鄭和真的需要多麽虔誠地信佛。

所以,篤信佛法的慧空,對這個名義上的“小師弟”到底有沒有感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過一個多月,等姜聖出獄後,你便隨著姜聖吧。”

聽到師尊的話語,慧空鋼澆鐵鑄般的健碩身軀紋絲未動,只是默默頷首。

看著慧空前去詔獄扣門的背影,道衍的眼中,也閃過了一絲不舍。

只不過這一絲不舍,很快就被更深的情緒所取代,消失地無影無蹤。

為了那個“道”,莫說是個人感情,就算是性命,也絕不足惜!

慧空大天界寺的僧袍就是最好的拜帖,很快,最近頻繁坐鎮詔獄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就迎了出來。

見到道衍,紀綱微微一愣,旋即堆笑道。

“大師上次開光賜福的法器鈴鐺,小女很喜歡,每天繞著爬個不停,在下都恐她弄壞了。”

道衍亦是微微一笑:“這女娃既然是陛下撿回來的,也是有福緣之人,區區一個鈴鐺有何惜哉?壞了再去大天界寺尋老衲取一個新的便是。”

談笑間,兩人的距離稍稍拉近,紀綱一邊在前面躬身引路,一邊問道。

“不知道衍大師此來,是為了?”

紀綱其實心裏有些打鼓,畢竟黑衣宰相獨自前來詔獄這件事,還是讓他覺得很有壓力的。

今天又沒到聽課的日子,按理說道衍是不會來的。

道衍當然知道紀綱的疑惑,他也不打算兜圈子,直接了當地說道:“老衲是來尋卓侍郎的。”

聞言,紀綱目光一凜。

道衍口中的卓侍郎,指的是建文朝的戶部右侍郎卓敬。

卓敬,字惟恭,浙江瑞安卓嶴人,洪武時期著名才子,成名比解縉要早一輩。

卓敬天資聰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七歲時,有相士言:“此奇兒也,可惜血不華色耳”。

嗯,不用懷疑,這個相士叫袁珙,那時候袁珙袁真人還很年輕,剛剛學會相術。

由於卓敬聰穎絕倫,博學多才,且詩詞宏麗、文章奇拔磊落,於是在洪武二十一年就榜眼及第了,朱元璋曾經稱贊卓敬“凡天官、輿地、律歷、兵刑諸家,無不博究”。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道衍雖然還沒發跡,但在江南儒釋道圈子裏也頗有名聲,因為學術觀點的原因,跟卓敬是死對頭……

後來建文朝時,卓敬官至戶部右侍郎,嚴格地說,在朱允炆身邊的一群坑比裏,卓敬是少有的靠譜存在。

建文帝削藩一開始,卓敬就秘密上疏說“燕王智謀絕倫,並有雄才大略,酷似高皇帝。北平地勢優越,兵精馬壯,金、元即由此興起,現在應當將他改封南昌,萬一有變,也容易控制”。

說真的,要是建文帝聽卓敬的,先對朱棣動手遷徙封地,而不是先削其他藩王,恐怕就沒有後來的事情了。

可惜朱允炆,他不聽啊!

話說回當下,紀綱自然不知道道衍找卓敬是什麽事情。

不過按照紀綱的想法,卓敬既然跟道衍有仇,那麽道衍沒準是想暗示他來解決卓敬?

可偏偏卓敬又是朱棣所看重的人,是重點招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