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地主、佃農、自耕農

朱棣站起身來,緩緩言道。

“姜星火還有最後三節課,就要出獄,在下節課之前,朕會入獄聽一兩節課,觀察其人,來最終判斷朕拜其為國師後,是否要用他的辦法來發展大明的國力,助朕完成‘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蓋世功業。”

“另外,大師所言,先刨除姜星火的幹預,僅就兩個皇子一南一北的事情,也是有需要商榷的地方。”

朱棣的心思,其實也很好理解。

其實不管是被朱棣名義上否決的‘皇帝-太子’南北京分權,還是如果歷史線沒有姜星火的幹擾,未來必然會出現的朱棣和朱高熾一南一北。

根源都在於明初南北形同兩個國家一般的狀態。

南方和北方,歷經了數百年的分裂,從科舉制度、文化水平、生活習慣、歸屬感……都是徹底割裂的。

所以,為了大明的統一,在永樂朝乃至後面的兩三代君王,都必須選擇這條路。

——得有人在南,同時也得有人在北。

那麽如果是朱棣自己去坐鎮某一個都城,在朱棣此時的心中,還不如讓兩個兒子一南一北。

因為這樣的話,不僅南京和北京都需要人鎮守的問題馬上解決了。

朱棣,也可以從某個固定位置上釋放出來,甚至說,由兩個兒子分處兩京,朱棣自己帶著兵馬去北征蒙古,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他的離開,某一個都城無人鎮守。

兩個兒子,既可以避免湊在一起矛盾愈發激烈,搞得朝臣紛紛站隊,互相黨同伐異,內鬥不止,影響到朱棣的皇權。

朱棣也可以通過他們各自治理地方和處理事件的態度、表現,來觀察他們的能力,看到底是誰更合適成為自己皇位的繼承者。

所以,朱棣認為把兩個兒子分開測試,好處是極多的。

避免內鬥、避免皇權被拆解、解決南北京需要人鎮守、能夠更好觀察誰更適合當儲君……

而且,對於朱棣最為關心的“兵權”這一問題,道衍也給出了解決對策。

把跟兩個兒子互相不對付的將領扔到一起,任何一個兒子都無法影響遙遠的另一群較為支持他的將領,而皇帝卻可以通過交叉控制,牢牢地把握兵權。

但是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兩個兒子分開後,怎麽考察?

如果是抽簽的話,那麽誰抽到北京誰輸!

因為靖難四年,在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下,一切為了戰爭,導致北平行都司的人力物力早已幹涸枯竭,人口銳減、耕地荒廢,窮的就剩白地了。

反觀南京,一直是建文朝廷的大後方,除了最後燕軍渡江,根本沒有遭受過任何戰火的侵襲,人口眾多、田地肥沃,又有長江航運,可謂是富庶無比。

所以說,北京跟南京相比,壓根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朱棣看著道衍問道:“大師覺得,誰去南京?誰去北京?如何公平考察?”

道衍轉動手中的佛珠道:“陛下臣以為重要的地方,不在於誰去南京、誰去北京,而是‘公平’二字。”

“北地殘破,洪武八年的時候北京人口才十余萬,發展了近二十年,如今算上軍戶,北京戶口也不過六萬戶,人口只有三十余萬。”

“反觀南京,能確定的戶口就有十四萬戶,人口七十余萬,算上江南地區前來的商人、官吏、每年征召修建各類建築的輪班匠戶、國子監監生這些,人口恐怕都逼近了九十萬,也就是近百萬之眾。”

“光是人口,南京和北京就有三倍以上的差距,至於田地肥沃程度、商貿路線和貿易體量、文化教育等等,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道衍總結道:“因此,如果陛下打算公平地考察兩位皇子,那麽必選根據人口、稅收、貿易、文教等各方面,來確定南京和北京之間差距,用不同方面的較為公平的幾個乘數,來抹平雙方之間的差距,才能進行公平考察。”

“同時要注意的是,這幾個方面的乘數在某些方面,譬如人口增長上,還不能過大……這便是因為南方的人口幾乎到了擠滿城池的程度,而北方衰敗又必須遷移人口充實,一旦乘數過大,北方人口基礎差而增長快,如此一增長再做乘數,就會導致北方的數字,一下就超過了南方。”

朱棣稍稍揉了揉眉心,放下手說道。

“大師說的很有道理,如此倒也算公平,至於這些乘數怎麽確定,北京的事情,大師管了四年,想來即便有不清楚的地方,去函了解就好……還需要戶部那邊提供南京相應的資料吧?”

道衍答道:“正是如此,須得夏尚書來看資料再平衡確定,最後給陛下講出道理來。”

“夏原吉嗎?”朱棣微微頷首,“夏尚書辦事,朕一向是放心的,那朕手書一封諭旨,道衍大師便代朕去跟夏尚書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