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麽身份?

姜萱的被騙過程倒也不算復雜,甚至可以說是大道至簡。

最高端的騙局,往往只需要最拙劣的騙術。

便是姜萱之所以此前從幾百裏外的敬亭山前來,原本是為了給姜星火收屍的……族裏沒人願意來嘛,總得落葉歸根。

但姜星火又沒死成,還給了她在詔獄講課積攢的銀錢。

幾顆小金豆子,十幾兩銀子,還有一些散碎銅錢。

這些財物的價值嘛,對於朱高煦這種大明的頂級權貴來說,自然是不多的,九牛一毛都稱不上。

而之所以朱高煦就給這點,倒真不是朱高煦對他的姜先生小摳,而是這是在詔獄裏啊!

花錢的地方,除了賄賂獄卒采購些生活物品,吃好喝好,最多買點書籍和筆墨,還能有什麽高昂花費呢?

而這些財物,本來就足夠姜星火在詔獄裏生活的舒舒服服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姜星火不是什麽節儉的人,臨死了對自己節儉什麽呢?反正能花錢的地方都花了,可依舊剩下這些。

索性,除了自己留了一點詔獄額外的生活所需,其他都給了姜萱。

但朱高煦概念裏的“不多”,放到普通百姓身上,那就是一筆想都不敢想的巨款了!

須知道,這時候還不是明朝中後期,美洲和日本的金銀還沒有大量流入,因此銀價還是相當堅挺的,這一小袋財物,普通農民扣除各種開銷,一輩子都攢不出來。

而結果就是,缺乏匹配認知的人,確實守不住財。

姜萱拿到這些錢的第一反應,倒不是大手大腳的揮霍。

沒見過什麽世面的農家女,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揮霍,也不過是買上幾十文錢的胭脂水粉,再買些布匹給娘和自己做兩套新衣服罷了。

隨後,這麽多的錢,姜萱便想安安全全地帶回家裏,交給娘處置。

但問題就出在,姜萱是寄宿在宣城姜氏的一個遠方叔爺家裏的。

這位叔爺在鴻臚寺當差,也不是什麽官,微末小吏罷了,但對於宣城地方的小家族來說,儼然已經是了不得的人物了。

叔爺見打扮寒酸的姜萱買了頂新的布匹和水粉回家,素來奸猾的性子馬上就覷出了門道。

旁敲側擊之下,哪怕姜萱嘴嚴,支支吾吾試圖保守秘密,但還是被叔爺看出來,這是發財了。

再聯想一下姜萱來此的目的,便曉得,這大約是死人財。

如此一來,叔爺自然動心。

至於什麽輩分名聲的,跟錢比起來算個屁?

而且,這般混跡了朝廷中樞多年的小吏,不留把柄地騙錢,辦法沒有一百個也有八十個。

叔爺只是在“不經意間”提了幾句新發行的大明國債的保值率,又炫耀了一下自己有門路拿到,姜萱出門的時候,自然知道引起了全城震動的大明國債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一百文,五年之後,變一百四十文!

朝廷擔保,童叟無欺!

姜萱也打聽到了,現在只有官員能認購,官員拿到手,也確實有急缺錢的人會私下轉讓。

這東西,涉及到了化肥工坊的分成,分成是按官員名冊的,光有國債沒用。

但這第一批國債,現在溢價也確實高,在黑市裏炒的飛起。

譬如,第一批大明國債不是五年才能拿到一百四十文嗎?

現在在黑市裏,賣出去直接拿一百二十文!

而且對於官員來說,不影響化肥工坊的分成,只要強制認購了國債,就按人頭分,你手裏的國債賣不賣隨你,跟朝廷有個屁關系,朝廷都節省一個月京官俸祿了。

而叔奶奶又在“不經意間”說閑話的時候講起了現在世道不太平,誰家誰家的姑娘出遠門被劫財劫色什麽的,聽得姜萱心驚膽戰。

姜萱倒是不擔心劫色,畢竟她也沒什麽色……

走官道和正經的車馬行,宣城敬亭山也不是什麽窮山惡水,在大明統治中樞的輻射範圍內,安全問題還是有保障的。

姜萱擔心的,自然是手裏這麽多財物,要是讓人看見了,不是歹人也會升起歹心。

求安穩的姜萱自然傾向於保守理財,於是在幾番思量下,跟叔爺詢問起了大明國債的事情。

一開始,只是問問有沒有渠道,靠不靠譜。

結果早有準備的叔爺,直接擺出了一副不屑的態度,說這些都是十貫起售的,言下之意,就是壓根不相信姜萱有這些錢。

姜萱本激,本想直接說出是姜星火給的,但她還算機敏,只說嬸嬸給的路上花銷還剩點,想買一張。

叔爺說念在同族又是她長輩的份上,還真托人搞了一張。

姜萱了解了附近私下交易的坊市裏有商人有門路,去詢問、比對後,本想直接購買,但人家卻不接待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