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當眾訓斥

既然李景隆收了禮物,雙方的氣氛就開始變得極為和善了起來。

日本後小松天皇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駕臨。

所以……李景隆‘暫時’還不用以大明大皇帝的姿態,訓斥這位日本國王。

幕府將軍足利義持也是給足了面子,少年穿著笨重的禮服,親自端著酒,引領著李景隆去認識在座的這些日本權貴。

勢力龐大的斯波、細川、畠山家,明顯是室町幕府的主要支持力量。

山名、一色、京極、赤松四家,則屬於在中央有較大權力的地方實力派。

緊接著,李景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不大的日本裏,足利義滿的反對派也著實不少……

被足利義滿削去和泉、紀伊兩國守護的西部強力地方實力派大內義弘,看起來就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而東部鐮倉公方的實力派足利滿兼,同樣也是這副作態。

這個“鐮倉”不是上一代鐮倉幕府的意思,而是指鐮倉地方。

鐮倉公方的任務是替幕府將軍震懾關東的常陸、武藏、上野、下野、上中、下總、安房、相模和甲斐、伊豆共十國。

當初足利尊氏原本屬意將新幕府設置在鐮倉,和源賴朝一樣坐鎮鐮倉與京都保持距離,一旦京都有事就可以動員關東武士,便能立即西上。

嗯……提刀上洛,痛陳利害。

不過因南北朝分裂,室町幕府不得不放棄初衷,長駐京都以保護脆弱不堪的北朝朝廷。然而不能有效控制鞭長莫及的關東武士將危及足利尊氏的政權,足利尊氏先後派兩子義詮和基氏前往鐮倉坐鎮掌控關東各地勢力,甚至遙控奧羽大名的狀況。

鐮倉府的主人最初稱為關東管領,後來改成鐮倉公方或鐮倉殿,由基氏的子孫繼任。

這一代,就傳到了足利滿兼。

雖說都姓“足利”,可屁股決定腦袋。

關東的足利氏,焉能不覬覦京都足利氏的幕府將軍寶座?

這幕府將軍,你京都足利氏當得,我關東足利氏就當不得?

沒有這個道理嘛。

至於之前提到過的曾經占據六分之一個日本的山名氏,在明德之亂中被足利義滿折騰慘了,手裏從十一國到現在只剩下了但馬、伯耆和因幡三國,對足利義滿的不滿,李景隆也是能從細節中看出來的。

至於其他的強力大名,諸如島津、河野、小笠原、上杉等等,立場看起來也不是那麽的牢靠。

最為出挑的,則是曾經號稱“九州王”的今川了俊。

簡直就是,直接在臉上寫了“我不服”三個大字。

今川了俊出身足利同族,原名今川貞世,是今川家第三代家督今川範國之子,歷任遠江、駿河守護。

然而這位卻是今川家這泥鰍窩裏鉆出來的蛟龍。

今川了俊文武兼備,是日本南北朝時期的一代名將。

文學方面,他著有名作《難太平記》,漢學造詣頗深。

武功方面,作為北軍統帥,任職九州探題的今川了俊遠赴九州,七年間轉戰各地,由弱變強,最終指揮北軍發動總攻,攻陷高良山,菊池軍(南軍征西府主力)被迫撤回了根據地肥後。

在這場決定性的戰役後,南北朝軍力的平衡被徹底打破。

南北朝統一後,今川了俊擔任了備後、安蕓、築前、築後、豐前、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薩摩等地守護,號稱“九州王”,權傾朝野。

在其履任期間,還是個外交好手。

今川了俊從足利義滿手裏取得了與明朝交涉的權利,且與高麗使者鄭夢周獨自秘密交涉,李氏朝鮮建立後,繼續負責與朝鮮交涉,還推行了要求大內氏鎮壓騷擾大明的倭寇、送還被綁架的朝鮮人、尋求大藏經等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

換句話說——親明派。

當然,功高震主的今川了俊,現在已經被老狐狸足利義滿給扒拉成光杆司令了,閑居在京都。

李景隆和今川了俊倒是一見如故,兩人就文學和兵法談論了片刻,足足飲了八杯酒方才繼續下去。

兩人的感覺幾乎是一致的。

紙上談兵,終於遇到了對手!

不過今川了俊不曉得這位明國大將軍的實戰戰績,只是覺得對方通曉兵法、文學素養極佳,是個難得的,能跟他相交做朋友的人。

相見恨晚啊!

幕府將軍足利義持一圈介紹下來。

李景隆也就完成了給朱棣交差的任務了。

奏折就這麽寫:臣已探明,西部的大內氏、東方關東的鐮倉公方、北方的山名氏、京都的今川了俊,都是可以拉攏的室町幕府反對派……幕府殘暴,失盡民心,只待王師一到,日本豪傑必贏糧景從,百姓必簞食壺漿,勝利之期,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