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漢書·高後傳》

李景隆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原因也很簡單。

對面的人是誰?

足利義滿,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幕府將軍。

李景隆在從平戶港到京都的路上,已經了解了這位日本梟雄的事跡。

足利義滿十歲接任的時候,室町幕府還是風雨飄搖之際。

而等到他成年後,便開始樹立威信,當興福寺僧眾擡著春日大社的神木入京強訴的時候,滿朝公卿畏懼,足利義滿卻扶持朝廷,對寺社勢力進行嚴厲打擊。

隨後,足利義滿超越了祖父足利尊氏和父親足利義詮,先後升任內大臣和左大臣。

後圓融天皇退位,後小松天皇即位,足利義滿開始擔任源氏長者,兼任淳和獎學兩院別當,受封“準三後”的稱號,成為了公家和武家雙方勢力的首領,擺平了京都朝廷。

再往後,足利義滿通過土岐氏之亂和明德之亂,先後削弱了守護大名的勢力。

尤其是明德之亂,山名氏鼎盛時曾經占據了日本六十六國中的十一國守護,有‘六分一眾’之稱,但被足利義滿分化瓦解,釀成內亂。

最終,山名氏的氏清、滿幸率軍在京都的內野與足利義滿的幕府軍展開大戰,雙方血戰晝夜,結果以反幕軍的失敗而告終,山名家族的守護只保留了但馬、伯耆和因幡三國。

而接下來,足利義滿更是一手終結了日本持續了一個甲子的南北朝時代。

南朝後龜山天皇手裏的三神器(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被奉還給北朝後小松天皇,這也標志著足利義滿的威勢達到了日本近百年間的最頂峰。

如此梟雄!

心氣定然高傲無比!

怎麽可能被自己誤送了女裝後,跟沒事人一樣呢?

裝的!

肯定是裝的!

不過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當眾揭破罷了。

否則,足利義滿自己面子也難堪。

正是如此,才會主動向自己示好。

再結合他派遣僧人特意給自己轉達的話。

就是在暗示自己,不要當眾提這茬,當無事發生過。

但其人,一定早已在心裏怨恨自己了。

口蜜腹劍!

笑裏藏刀!

而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持想要當著他的面,拉攏自己,甚至用鬼丸刀的故事暗示自己幕府將軍的權力之爭,想必一定已經觸怒了足利義滿。

因此,自己絕對不能犯錯誤。

即便自己是天朝上國的使者,不能卑躬屈膝以辱國格,但最起碼,應該做的禮節,是必須要做到的。

不然的話,對方對自己本來就心懷怨恨,自己如果過於傲慢,更是容易讓對方找到借口。

李景隆不想死在日本,他決定盡量地做到有禮貌,如此一來,對方抓不住自己的把柄,就不能把自己如何。

當然了,如果足利義滿非要耍流氓,那李景隆也確實沒辦法就是了,這終歸是人家的地盤。

大明使團的其他成員,諸如宮裏的宦官,禮部的官員,看著作為正使的曹國公神色陰晴不定,多少都有些擔憂。

出使日本有風險這件事,使團成員是都知道的,以前洪武朝的使團就被扣押過。

因此,他們也不由地緊張了起來。

曹國公的神色,一定是在向我們暗示什麽!

不好!

難道日本人打算開箱為號,把我們亂刀砍死?

這都得歸功於姜星火的那句【不要讓任何人知道】,所以李景隆保密工作做的極其出色,是半點沒透露給使團成員,使團成員們紛紛警惕起來。

有的人,手甚至按在了刀柄、劍柄上。

而宴會廳裏剛剛松弛下來的氣氛,也驟然緊張起來。

對面日本權貴們的“八嘎”又要脫口而出,手也紛紛按在了武士刀的刀柄上。

而就在這時候,坐在足利義滿身側的一位老婦人,忽然放下手中李景隆所送的書籍,開口說道。

“明國的大將軍閣下是我的貴客,你們這是幹什麽?”

這位老婦人便是禦台所日野業子,日野氏在日本國內特別是幕府體系內,擁有著類似於“王與馬共天下”的那種地位和影響力,而日野業子更是深孚眾望。

因此,老婦人甫一開口,底下的日本權貴們就又把脫口欲出的“八嘎”咽了回去,手也從武士刀的刀柄放了下去。

雙方的氣氛,再次從攀升到極限的臨界點跌落。

少年幕府將軍足利義持不留痕跡地瞥了一眼,日野業子放在桌子上的書籍所翻的那一頁。

——《漢書·高後傳》。

趁著日野業子說話,足利義持還看了看自己能偷看到的內容。

“高皇後呂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呂後為太後,太後立帝姊魯元公主女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