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

朱高煦不曉得張天師此時的大腿有多腫,他撓了撓自己的大胡子,猜測地問道。

“至少四種?”

“說說看。”姜星火鼓勵道。

“東南風、西南風、東北風、西北風。”

“我覺得有八種。”李景隆一本正經道,“還得加上東西南北風。”

姜星火莞爾一笑,他繼續在自己的文字地圖上畫了兩條線。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遼東

隴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漢中丨關中丨河南丨山東

蜀地丨南陽丨淮西丨淮東

巴地丨荊襄丨江西丨江南

雲南丨廣西丨廣東丨福建

姜星火開口道。

“你們說的其實並沒有錯,確實日常生活中有八種風。”

“但是,我這裏所指的【風】,不是你們平常感知到的風,而是‘季風’。”

“正是季風的風向,造成了華夏大地上不同的氣候和不同的降水量。”

在這裏,姜星火沒有給他們講解更為復雜的氣壓帶和風帶的概念,只是講了對華夏大地影響最大的季風。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隔壁張天師掐紫兩條大腿了!

“果真是風水學!”

跟之前的淡定完全不同,現在的張天師目露難以遏制的興奮。

之所以張宇初張天師的表現跟大皇子朱高熾和戶部尚書夏原吉截然不同,便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大明滅亡,不關他的事啊!

從曹魏至今,都滅亡了不知道多少個朝代了,龍虎山還是那個龍虎山,天師府還是那個天師府,你大明滅亡了跟我有啥關系?

所以朱高熾和夏原吉感到擔憂、凝重的時候,張天師最多跟著裝一下。

但是“風水學”這東西,對於張天師來說,那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畢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傳之秘啊!

如果自己掌握了這門學問,哪怕只能掌握一點點,也足夠改變整個道門的歷史了吧?

從此以後,自己的身份將不僅僅是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而是能夠靠著這門學問,就能自己獨立於龍虎山開宗立派的風水學祖師爺!

對於張宇初來說,小冰河期跟他沒關系,而風水學才是他最寶貴的收獲!

“風水學?”朱高熾皺了皺眉。

朱高熾總覺得,姜先生講的東西,跟風水師口中的風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

見大皇子有疑惑,張宇初連忙解釋道。

“所謂風水一說,最早下定義的便是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也就是說,風水之術就是相地之術。”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術’這個層面的東西而已……風水術、風水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風水學是‘道’。”

朱高熾似懂非懂,胖胖的臉上看不出變化,顯然不是很明白風水術和風水學之間一字之差所蘊含的深意,但是張宇初卻知道,真正的“風水學”現世的意義絕對非比尋常!

因為正一派傳承千余載,從祖師爺五鬥米教教主張道陵那代開始,懂得河洛圖諱的張教主就已經將他所掌握的殘缺的風水術視作絕密,只有在每一代天師之間進行傳承,絕不能為外人知曉。

而這,還僅僅是殘缺的風水術而已。

當世有幾家道門流派,便以各自不一的風水術而立足。

風水一術,歷史悠久,玄妙莫測,更是包涵了許多極為難懂東西,這些東西,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

但這些能養活一個門派吃飯的秘術,在姜星火所講的東西面前。

……一文不值!

張宇初作為龍虎山正一派天師的嫡傳後裔,自小接觸的都是一些天師道傳承下來的風水術。

但是對風水術的其他部分,他卻了解甚少。

張宇初也曾試圖請教同樣精研風水術的幾位其他門派的長老,可惜每個人都諱忌莫深,不願與他多言,這些都是他們門派傳承的東西,怎麽可能跟外人分享。

直至今日,姜星火的出現讓張宇初看到了希望。

張天師仿佛找到了一條前路。

他的內心在狂笑。

“本天師直接學仙人的風水學了!”

“你們這群老東西帶著老掉牙的殘缺風水術進棺材去吧!”

“道爺我馬上就要成了,哈哈哈!”

……

姜星火指著文字地圖說道。

“其實影響大明的【風】主要只有兩種,一種是西北季風,一種是東南季風。”

“而這兩種風也很好分別,因為它們出現的時間不同。”

“西北季風,出現在冬季,是從漠北吹向海洋,所以是西北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