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

“可以繼續玩下去,但是我有三點不滿意的地方要說一說。”

李景隆思索良久,最後大約是自覺想的穩妥了,才開口說道。

“且說。”姜星火示意他暢所欲言。

“其一,我覺得這遊戲設計的不合理。”

朱高煦有些摸不到頭腦:“噢?哪裏不合理?”

“財政。”李景隆幹脆說道,“上次強制觸發【變鈔】,就是因為財政的數值一直在降低,為什麽財政數值會降低?”

朱高煦道:“自然是因為遇到了一系列的倒黴事件啊……胡虜無百年之國運,連著倒黴也不意外。”

“不是這個說法。”李景隆拿手指在地上畫了兩條線,“我是想問,為什麽財政沒有盈余?按理說,統一後的國家,在正常情況下,每年財政是應該有盈余的,即便是不多,也是該有的。”

地上的線,一條短,一條長。

李景隆繼續以等比例畫了下去,結果就是隨著這條線的延長,長線開始慢慢到了短線一倍半、兩倍的長度。

“就如同這兩根線一樣,日積月累,倉稟總歸是充實的。‘殘民以儲,建倉備荒’,隋文帝都能做到的事,心腸更狠的忽必烈做不到?更何況,據我所知元朝在部分地區行的是包稅制。”

“所以我覺得,姜郎設置的遊戲規則不對,不能默認每年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完全相等。如此一來,沒有了盈余,就沒有任何抵抗天災人禍的能力。”

讓兩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姜星火點了點頭反而贊同道。

“你很聰明,不愧是我的學生,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事實上,這是我打的一個補丁。”

“補丁?”朱高煦疑惑。

“對,就跟在衣服上打補丁是一個意思,便是為了防止這個遊戲出現漏洞,來設置的規則……其目的,說白了就是給遊戲增加一點難度,想讓你們在當時嚴苛的財政情況下體驗。避免你們有人走極端,直接連續選擇強保財政,亡國了也要守著錢亡國那種。”

姜星火說想了想說道:“既然你已經提出來了,這一點也確實是我人為設置的障礙,那我們可以改一下規則。每年固定增加5點財政盈余。”

“好。”李景隆點頭復又說道,“還有第二點。”

李景隆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姜星火打斷了。

“是不是想說,對外征服,為什麽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固定扣10點財政?”

“就是如此,我也覺得不合理。”李景隆肯定地說道,“我覺得他不合理的地方,不在於扣10點財政。既然是勞師遠征,無論是打日本還是打占城,都肯定是要花很多錢的,扣財政數值完全可以理解……我的問題是,不能掠奪來增加財政嗎?如果不能,那以前蒙古人滅金、滅西夏、滅大理、滅南宋,不斷地以戰養戰,又該如何解釋呢?”

姜星火笑了笑,反問道:“你既然都知道滅的是金、西夏、大理、南宋,那你便知道,這些國家都是有錢掠奪的。可日本、占城、安南諸國,當時除了猴子和大象,還能搶點什麽回來?他們的富裕程度,甚至還不如中原地區的一個府,又全是山區和叢林,能掠奪什麽呢?”

李景隆頓時啞口無言。

這也不怪他,紙上兵聖也總得知道點先決條件才能談兵論道。

可日本、占城、安南諸國,李景隆不僅沒去過,也極少了解當地的山川地理、人口經濟情況。如此,便想當然地以為這些國家便是再窮,也該有與大理國差不多的水平。

而實際上,這些國家還真趕不上在享國三百年,十幾代人積累了無數財富的大理國,只能說遠遠不如。

“還有一點。”李景隆勉強來言。

“我們的選擇權太少了,少得可憐,甚至說白了,只有面對叛亂時是否選擇鎮壓這一個選項。”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我們面對連續而來的天災人禍,其實選不選都是一樣的結局。”

李景隆意識到了自己想說的核心:“表面上看,是我們自己一步步走向了【變鈔】的結局,如果從歷史史實的角度上看,似乎忽必烈也是如此……可我們畢竟是在推演,是應該有充足的變量的。否則,我們跟直接順著史實往下翻書,又有何區別呢?”

姜星火非常講道理,簡直就是從善如流。

……假如,假如能忽略他眼角堆起來越來越濃的笑意的話。

似乎他早就猜到了李景隆會提出的這些要求。

當姜星火在穿越前上學的時候,總覺得上學就是學習和考試實在是太無聊了,如果有很多選擇,他一定能過得更好。但是當他接受了社會的毒打後,他也才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越多的選擇,就意味著越多的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