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6頁)

指揮員周建明——吊裝現場的靈魂人物偏在這會兒不見了。

哦,繞了這麽一大圈,為了消磨時間嗎?時間真的溜走了一大塊。

瞧,運輸車已停靠在一旁好一會兒了,卻不見動作起來。操作手倒是都就位了,遲遲不見吊裝指揮員下達任何口令。怎麽回事?

當蘇晴在心裏不知第幾千次幾萬次地又開始譴責自己時,一陣急促的嘯叫聲猛地把她從這種心境中拽了出來:一輛救護車嗚哇嗚哇的尖叫聲,刺穿了整個山谷,把所有人的心一把拎了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隨著救護車的車輪快速轉動……

這不,不到半年,這話就應驗。

出什麽事了?蘇晴問,沒有人知道,看看表,時間都過去半小時了。羅順祥照樣沒消息,曲比拉鐵去這麽久也不回,真是急人啊!擡頭看天,陽光躲進雲層不見了。

是去年一次衛星吊裝,確切地說,衛星與火箭對接,不知為什麽,一開始,場面顯得有些紊亂,讓人看得著急。馬邑龍提醒周建明說,你冷靜點,沉住氣!周建明剛沖著一位二級士官發完火,聽了馬邑龍的話,角色還沒轉換過來,就帶著慣性沖著馬邑龍也來了一句:這裏到底誰是指揮?要不您親自來指揮?周建明的頂頭上司一聽這小子口無遮攔,還將首長一“軍”,也太沒規矩了,正準備拉下臉訓斥周建明,被馬邑龍攔住了,他大聲地對周建明說,好小子,你有種!你來你來,剛才的話算我沒說!讓站在一旁的人先是一愣,然後又笑出聲來。也不知道是笑周建明逃過一劫還是笑馬邑龍的度量大。這些人中,呂其的表情是最耐人尋味的,他看不慣馬邑龍這種做派。上級就得上級的樣子,下級也要下級的樣子,你這不是明擺著公開縱容和遷就那些所謂的人才身上長著的刺兒,不僅不去修理,還向他讓步,這樣下去說不定哪天這刺頭就給你捅出個大婁子來,等著瞧吧!

蘇晴只好讓小林去告訴曲比拉鐵,找不見羅副主任就不找了,讓他趕緊回來。

那次周建明鬧轉業,就給呂其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在一次衛星吊裝時,又進一步加深印象。

不過,周建明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特別是呂其)認為,此人優、缺點就像陰陽八卦圖,黑白各占一半。

救護車正朝發射場方向駛來,一停下,車門立馬打開,一個小個子從車上跳下來,急忙忙地向總指揮馬邑龍跑去。

馬邑龍曾經在這個位置上幹過三年,是基地的第三任吊裝指揮員。現在是周建明,到他這裏已經是第十一任了。馬邑龍喜歡這小子,他私下裏的評價是,周建明是十一個人裏最沉著冷靜也最激情澎湃的一位吊裝指揮。口令,旗語,手勢,經過他的改進完善,比自己當指揮時發揮得更為出色。他個頭不大,跑動起來,進退自如,靈活機智,總能讓自己處於最佳位置上,嚴密地把控住整個場面。他手裏握著的兩面小旗,上下左右地揮動。每次揮動,都傾注著情感,那小旗就跟會說話似的。他嘴裏那把哨子只要一出聲,就底氣十足,有一種定力和爆發力,讓操作手們一個個精力集中,沉著應對。再就是手勢,他的手臂只要彈出,必定幹脆利索自信十足,那種拖泥帶水猶猶豫豫影響指揮員判斷的東西,在他身上全然不見。看周建明指揮吊裝,你的身心會不知不覺地緊緊攀附在高高的吊車上,隨著它懸起、移動、往左、往右、上升、下降、停止……一記手勢,一聲哨音,一個旗語,像排練過千百次一樣,準確諧調,完美得簡直讓人賞心悅目!有一位北京來的記者,看過周建明的指揮後說,他跟北京那個著名的交警有一拼。他說那個交警本事可大,無論哪條路上車有多堵,只要他一出現,雙手兩下一舞,道路馬上暢通。

馬邑龍沒給他還禮,厲聲問道:你怎麽搞的,關鍵時刻拉稀!

在這裏,吊裝指揮員就跟指揮一個交響樂團的樂隊指揮差不多,不是隨便一個懂樂理的人都能站到指揮台上去的,那樣的話非砸鍋不可。吊裝工作分好幾攤:連接吊具、檢查連接、起吊,這之前使用的大部分是口令,起吊後,上升、下降、平行移動……改用哨聲和旗語,而這一切全都要眼、耳、嘴、手腳一起並用,和每個崗位的操作手融為一體,默契配合,早一秒、晚一秒,左一點、右一點,都會差之千裏。所以,一次吊裝過程,就是一次對吊裝指揮員素質水平的一次全方位考核。

報告總指揮,我真的拉稀了。周建明氣喘喘地說。

整個過程中,吊裝現場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吊裝指揮員。他會全副武裝:手執紅綠小旗,胸前掛著哨子,頭戴安全帽,神氣十足地登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