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無約一身輕(第6/7頁)

這不是在逢場作戲嗎?

你來真的呀!

趙頊只是輕輕瞄了一眼地上的那幾塊芴板,突然朗聲道:“朕雖無意與遼國開戰,朕也希望兩國百姓能夠繼續和平相處,不過遼國三番五次破壞澶淵之盟,是嚴重傷害了我大宋子民的利益,朕已不再信任他們。朕決定,將正式廢除澶淵之盟,倘若往後遼國帶有誠意,與我朝平等和談,朕仍舊願與之和平相處。”

群臣聽罷,無不大驚失色。

啥?

這就要廢除澶淵之盟?

就因為一場局部防守勝利,你這是喝多了吧?

一些大臣也顧不得那麽多了,立刻高喊道:“還請陛下三……!”

這“思”還未出口,趙頊已經離開了。

那些大臣猶如在夢中一般,怎麽就一步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唰唰唰!

無數的憤怒地目光射向張斐。

張斐一臉無辜道:“諸位,別這麽看著我,我方才說得很明確,我是跟你們一邊的呀,我不贊成廢除澶淵之盟。”

“我呸!你小子給我聽好了,倘若我大宋百年基業,有任何閃失,我定要你人頭落地。”

廢除澶淵之盟,對於他們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也顧不了那麽多了。

張斐也不裝了,呵呵笑道:“你們還是先顧好自己吧。我是真不想有朝一日,各位坐在最高皇庭的被告席上,告辭。”

說罷,他便往殿外走去,剛到門口,他又回過頭來,“哦,如果不幸,我們在最高皇庭見面了,可千萬別往我家送禮,我不差錢,哦不,我這人鐵面無私。”

說罷,他大袖一揮,便出得門去。

留下一群官員呆若木雞。

王安石與司馬光對視一眼,然後悄無聲息地追了出去。

“你小子不是說不會開戰嗎?”

王安石揪著張斐的衣袖,質問道。

張斐道:“我可沒有這麽說,我只是說我反對開戰,而且我認為遼國是在虛張聲勢。”

司馬光皺眉道:“這都已經打起來了,還是虛張聲勢?”

張斐道:“這還不是虛張聲勢麽,看似強大,結果出來就被我軍痛扁,二位放心,我量那遼國經此一敗,便不敢再戰。”

是這樣嗎?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越來越迷糊了,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

……

翌日。

趙頊便正式下達詔令,告知天下百姓,由於遼國不守盟約,不顧兩國友好,侵占我國領土,損害我朝百姓利益,並且出兵攻打瓦橋關,朕決定即日起,正式廢除澶淵之盟。

又許諾之前要給予遼國的歲幣,將全部用於賠償我朝邊州百姓的損失,以及獎勵雄州守軍。

不但如此,他還指責了一番西夏,順便也正式廢除慶歷合議。

為什麽張斐在殿上那麽慫,無非就是將這個逼,留給趙頊來裝。

可以判,但是沒有必要。

這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此詔令一出,那真是普天同慶。

百姓紛紛湧上街頭,無不支持皇帝的英明決定。

書生們也在報刊上大肆發表文章,歌頌當今皇帝為大宋洗去多年來的屈辱,又爆出很多猛料,就是說遼國在談判時,如何欺壓我國的,是如何殘害我國百姓的,整個輿論風向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再也不談什麽宋遼友好,兩國百姓其樂融融。

澶淵之盟在這一刻,被定義為屈辱。

瓦橋關大捷雖然其中是有誇大的成分,但卻很好的消滅了百姓內心對遼國的恐懼,遼軍不是不可戰勝的,再加上這國力蒸蒸日上,以及西夏方面連戰連捷,這百姓的脾氣也見長不少,不願意再承受這份屈辱,尤其是每年送歲幣給遼國。

至於說那些理智派的文章,不是沒有人寫,而是根本發不出來。

因為沒有人敢印,就算官府不管,罵都被罵死,他們還要不要做買賣。

……

大名府。

一處高門大宅前,站著十余個身著特殊制服漢子。

咚咚咚!

一陣猛烈的敲門聲後,大門緩緩打開來,一個門童略顯忐忑地看著他們,“你們是?”

為首一人拿出一道命令來,“我們是大宋安全司,如今有一樁案件,需要請你們家老爺,跟我們回去協助調查。”

那門童聽罷,當即嚇得面色蒼白,“你們請稍等。”

便將門關上。

過得半響,又出來一個年輕公子,他出得門來,拱手道:“在下秦承義,不知諸位有何事?”

為首那人又再復述一遍自己的來意。

秦承義道:“我爺爺向來守法,到底是什麽案件,還望各位說清楚,我看這其中定是有什麽誤會?”

那人道:“是不是誤會,也要調查過後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