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火器時代(第2/5頁)

如今外部局勢極為不穩,朝廷應該重視起馬政,一方面可以從河湟地區購買戰馬,但另一方面,可以募民養馬,這也算是給百姓帶去生計,可謂是一舉兩得。”

雖然撤銷掉制置二府條例司,但是王安石還是在通過三司和戶部,在繼續推行自己的新政,保甲法他是放棄了,但是保馬法,他還是保留著,因為他的執政目的沒有變,還是打出去,可要打仗,就必須養馬,當他得知之事後,便向以此造勢,準備推行自己的保馬法。

司馬光突然問道:“到底是募民養馬,還是雇民養馬,這一字之差,那可是天然之別啊!”

王安石道:“募民養馬。”

司馬光道:“也就是說,這馬若病死了,是由百姓承擔。”

王安石點點頭,“但若養的好,朝廷也會給補助的,這很公平。”

司馬光撫須笑道:“是很公平,但你若不強制百姓養馬,我司馬光就敢保證,是決計沒有百姓願意幹這活,他們寧可挨餓挨凍。”

王安石道:“這是挨凍挨餓的事嗎?那些契丹人憑借戰馬優勢,在河北橫沖直撞,殺死、擄走我中原多少百姓,你的意思是,他們是寧可被契丹人擄走,也不願意養馬嗎?”

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肯定強制性的。

還真不是說王安石不想雇民養馬,而是做不到,因為沒有牧場,只能是化整為零,幾戶人家養一匹馬,要是死了不賠,那這馬能養好嗎?

可司馬光聽得這話,就渾身發脹,他最恨王安石這一套說辭,激動地是張牙舞爪道:“你總是這樣,永遠是跟壞的比,當年你推出青苗法時,也是這麽說的,那地主收更高的稅,所以官府少收一點,那就是為百姓好,可結果搞得京東東路民不聊生。

如今又認為契丹人擄走百姓,罪大惡極,故此讓百姓冒著傾家蕩產風險養馬,也是為百姓好,你這簡直就是再詭辯。”

王安石火氣也上來了,“青苗法在京東東路的問題,是在於很多官員陽奉陰違,而非是青苗法的錯,後來公檢法去了,不就挺好得嗎?如今那些放高利貸的地主,也紛紛做起低息借貸的買賣。”

司馬光笑了,“那是因為你的青苗法嗎?”

王安石哼道:“光憑公檢法也是做不到,法定利息可是六分,最多不超過一倍,如今那些解庫鋪多半都是一分到兩分,這難道不是青苗法帶來的嗎。”

又來了!又來了!

好久沒有看他們兩個吵架的張斐,竟看得怔怔出神,仿佛回到當年那崢嶸歲月。

不過他也明白了,為什麽之前王安石向他打聽武器的問題。

顯然,他在文彥博爭論是否養馬。

王安石又道:“之前官吏腐敗,故而導致馬政一蹶不振,而如今吏治清明,國庫充裕,也是時候應該振興馬政,唯有如此,才能免遭鄰國欺壓。”

文彥博道:“就算吏治清明,若想恢復馬政,且訓練出一直強大的騎兵,必然是要傾國之力,到底我朝可沒有漢唐那麽廣闊的牧場,而這必然是會打斷目前財政增長,這戰爭也不是說打就打,不打也得養著。

關鍵,就算養出戰馬來,也是遠不如北方牧場裏面養出來的,人家是天生的騎兵,而我們則是需要訓練,若是與之拼騎兵,那無異於是以己之短對彼之長,焉有不敗之理。”

王安石道:“荒廢馬政這麽多年,朝廷又省下多少錢來?陛下剛即位時,可也沒見幾個錢。”

文彥博道:“你為何不這麽想,正是因為朝廷沒錢了,馬政才漸漸荒廢的。如今朝廷是存了錢,但那是在於減輕百姓負擔所得來的,若又興馬政,必會增加百姓負擔,用不了兩年,又會變回原樣。

如今朝廷存有些錢,也確實應該用於軍事,但我朝沒有興馬政的條件,且地勢也決定我們該以防禦為主,我認為這火器就非常適合我朝的戰略,應該加大投入研發此火器,部署在要塞,關鍵這麽做,是不會耽誤民生的。”

王安石道:“若不興馬政,一味防禦,那就是被動挨打,更無法解決我朝兩線作戰的窘境,架在自家的火炮弓弩,也只能打在自家土地上。”

文彥博道:“我能保證一定防得住契丹鐵蹄,那你能保證一定打得贏嗎?”

這一句話倒是令王安石有些措不及防,因為他認為的敵人是西夏,而不是遼國,他至今沒有打算與遼國開戰。

這其實也是二人爭執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興馬政,代表著進攻,那就肯定是進攻西夏,而不是說進攻遼國,而新政開始以來,王安石就一直在經略西北,河湟就是他新政的最大成果,他當然想要鞏固。

但如果以防禦為主,重心就肯定是在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