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戰與和(第4/5頁)

雖說熙河五州,那是我中原舊土,但自唐朝紛亂,那片土地長達百余年未再受到中原掌控,說是舊土,實則更似新疆,當地百姓早已不知中原之事,人心不齊,想要徹底掌控,這絕非是公檢法可以完成。

當初官家決定熙河開邊,我就不贊成,如今西北民力尚未恢復,他們就急於拓邊,即便取得大勝,他們根本就無法從當地收上稅來,這又得耗費西北民力,同時還得削弱我軍在西線的防守力量。

果不其然,那邊現在正面臨著這個問題,王韶為何點名讓你去,不是他崇尚公檢法,而是他要利用你的才能,去解決當地的軍費開支。

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西北運送糧食,西北財政剛有起色,若要籌集軍費,必然是要增稅,若是你來開這口,必然會讓公檢法失去西北百姓的支持。”

張斐點點頭道:“這我都知道,但問題是最初你們就沒有阻止這一戰略,事已至此,難道讓我袖手旁觀,我雖是一個珥筆,但蒙聖恩眷顧,才有今日的成就,我不可能不管不顧,畢竟當官又不是鬥氣。”

說到後面,他是一臉正氣。

司馬光神情一變,老臉微微泛紅,“我……我也不是讓你不管,但問題是,除了增加西北百姓的負擔,幾乎沒有其它的辦法解決。

而且一旦出問題,他們就會將責任全部推倒我們頭上。上回河中府一事,他們可就是這麽幹的。”

上回王安石將河中府的功勞全部算在新政頭上,這事引起保守派很大的不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張斐是義正言辭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更得為之努力,不然西北百姓承受太多負擔,不是嗎?”

司馬光愣了愣,打量張斐片刻,“你小子今兒可不一樣,以往你滿口都是利益,今兒張嘴就是天下大義,你這是在故意諷刺老夫吧。”

“不敢!”

張斐當即破功,嘿嘿一笑,又無奈道:“主要是我沒得選,那我不如說得正義凜然。”

司馬光道:“你不是拒絕了嗎?”

張斐道:“我只是拒絕現在去,我是建議官家先派過人去探探路,熟悉當地情況,到時我再過去。”

司馬光嘆了口氣,“我就說嗎,你怎麽可能這麽輕易拒絕了官家,原來如此。”

張斐訕訕道:“司馬學士,這不打也打了,地盤也拿下了,我們就得想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減輕國家的負擔。如果我們不想辦法,讓他們胡來,我們又能夠得到什麽好處。”

“你就不怕這是在助紂……咳咳,此事絕非你想得那麽簡單。”

司馬光直搖頭,“其實拓邊熙河,從戰略上來說,那是絕對正確的,這能使得西夏腹背受敵,使得我國處於戰略優勢。但打仗是要求天時地利人和,此三樣如今都不在我軍這邊。如今國家財政是入不敷出,內部矛盾重重,絕非拓邊好時機。可這一點他王介甫他就不知道嗎?你可有想過,為何王介甫仍然急於推動熙河拓邊?”

張斐微微皺眉道:“王學士一直都想收復故土。”

“他是有這雄心壯志,但不急於這一時。”司馬光道:“王介甫之所以這麽著急,就是希望借此得到官家更為堅定的支持。

你好好想想,如果不興兵打仗,那國家就不會迫切的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那麽王介甫又憑什麽去極力推動朝廷斂財。

唯有積極拓邊,對外興兵,王介甫的地位才會更加穩固,因為新政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國斂財,到時官家也離不開他。

但這可是非常危險得,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到時邊境官吏,都會積極推動對外作戰,屆時,國必危矣啊。

我們公檢法在此中發揮的作用,就是要限制住他,避免以對外興兵為由,盤剝百姓,讓他知道,如今國家根本承受不住對外興兵,窮盡西北民力,收復一塊土地,又引來無數麻煩,這當真值得嗎?”

當真如此嗎?雖然聽起來,好像是有些道理,但是王安石斂財,本也是為打仗啊!張斐還真不好判斷,王安石有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但是他認為司馬光有一點說得對,就是皇帝和宰相的態度,將會決定邊境官員對外事處理的方法,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戰事。

張斐思量一會兒,問道:“所以司馬學士是希望,利用公檢法捍衛西北百姓的利益,避免王學士在當地增稅。”

司馬光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在不對百姓增稅情況的下,就不可能滿足熙河拓邊,到時王介甫必然是會原形畢露。官家現在還年輕,根本不知道,打一場仗,他只得一時之痛快,而百姓卻得承受十年之苦。

如那漢武帝有文景之治的支持,尚且差點打得國破家亡,那唐太宗雄才偉略,文治武功,但也知簽下渭水之盟,待會國力恢復之後,再圖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