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戰與和

在乘坐馬車前往皇宮的路上,張斐神情是愈發凝重,這事越想越頭疼,他現在無暇深思他去與不去的問題,而是王安石和司馬光之間的矛盾。

在此之前,他剛剛撮合王安石和司馬光在京東東路的問題上做出妥協。

如今京東東路那邊還只是剛剛開始,如果他們二人在對熙河用兵一事上鬧得太僵,那將會直接影響到京東東路。

這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可來到皇宮,見到趙頊,張斐立刻是神情大變,立刻上前道喜,“恭喜官家賀喜官家,復我中華故土。”

趙頊似乎也非常開心,哈哈一笑,“同喜!同喜!別站著,坐坐坐。”

等張斐坐下後,趙頊立刻就先與他痛飲三杯。

完全感覺得到,趙頊內心是非常澎湃的。

放下酒杯,趙頊又是感慨道:“當初朕答應采納王韶開邊策略,心裏多少是有些忐忑,畢竟當時財政困難,若要興兵,阻礙不小,朝中亦有不少人反對,好在王韶沒有辜負朕的一番苦心,一連收復熙河五州,這是自太祖太宗後,我朝最大規模的一次領土收復。”

此時的小皇帝,說話那都是揚眉吐氣。

這功勞要是放在唐朝,那真心是有點寒磣,但是放在北宋,那可真是了不得,因為自趙匡義北伐失敗,宋朝收復領土的事業,那真是非常坎坷。

這一次就收復熙河大部分領土,並且完成對西夏包夾之勢,能不振奮人心嗎?

張斐趕緊又是送上一番馬屁,滔滔不絕。

在這種事上面,怎麽拍馬屁也是不會錯的。

趙頊也是投桃報李,笑呵呵道:“此番戰役,你也是功不可沒,正是因為你的軍事審判,讓我軍前線士氣大振,才能連戰連捷。”

這話倒也不假,雖然歷史上熙河開邊,最初也是非常成功的,因為當地羌人、吐蕃人都不團結,相互攻伐,王韶拉一波,打一波,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但軍事審判,以及前兩年的裁軍無疑加速了這一過程,因為有軍事審判,前線將軍不需要那麽忌憚文官,我先打著,你們要彈劾,反正打完之後再去軍事皇庭審理就是,再加上裁軍,導致前線將士能夠拿到足額軍餉,士氣當然高啊!

“不不不!官家過獎了。”張斐連連搖頭,又道:“這都是官家英明,我……我哪有什麽功勞,說來也真是慚愧,我都不知道那邊在打仗。”

他是真不知道,其實他在河中府的前兩年,王韶也在河中府,他都沒有問這些事。

趙頊笑道:“你或許是不知道,但這與你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那王韶的捷報中,就對你的公檢法是青睞有加,點名要你去熙河五州建設公檢法。”

張斐神色一變,點頭道:“這事我方才也聽我嶽父大人說了。”

趙頊瞧他神色有異,不禁問道:“那你可否願意去?”

張斐反問道:“官家是否想我去?”

趙頊幾乎沒有猶豫,就道:“雖然這邊也有很多事務需要你處理,但是熙河那邊是更需要你。那邊有不少羌人和吐蕃人,若是管理不當,只怕會動亂不止,疲於應付。

而王韶在奏章中,寫得也非常合理,他認為若以儒學去教化那些羌人和吐蕃人,是有違當地習俗,恐會適得其反,但是律法,人人皆知,公檢法要更適合在當地推廣。

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軍費問題,目前熙河五州賦稅微薄,不足以支撐當地軍費開支,所需軍費,皆是從西北各州送去,耗費甚多,故此王韶建議在當地大興貿易,以商稅為主,補缺軍費。

王韶認為河中府已經證明,公檢法非常有利於商業發展,故此,他是強烈要求朝廷立刻派你去當地建設公檢法。”

張斐聽得是頻頻點頭,“這王宣撫使的眼光,還真是不錯啊。”

趙頊哈哈一笑,又問道:“那你意下如何?”

張斐沉吟少許,道:“官家,當地那些酋長可還在?”

趙頊道:“此番戰役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果,就是在於王韶誘降了許多酋長。”

張斐又問道:“不知公檢法如何面對這些酋長?”

這些酋長,可不比京城官員,人家手裏兵強馬壯,你跟他們去將法律,你這不是搞笑嗎?

趙頊皺眉道:“也就是說,你認為公檢法並不適合熙河地區?”

張斐搖搖頭道:“倒也不是,其實王宣撫使說得很對,在那裏法制之法是要勝過儒家之法的,而且,通商加上公檢法,也的確能夠讓當地民生快速恢復,一旦民生恢復,地區也就安定了下來。”

趙頊聽得是稍稍點頭,靜待下文。

張斐道:“但問題也很明顯,公檢法強調的是依法治理,但目前來看,難以約束那些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