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第5/5頁)

“給你們送錢,你還不樂意了。”那人嘀咕道。

那賬房鼓著眼瞪道:“那你可以不來送啊!你逃稅你還有理了。”

那人當即就焉了,走了出去。

出得大門,他便快速上得路旁的一輛馬車,只見裏面坐著兩個身著綢緞袍子的員外。

正是河中府的大鈔商,段朝北和韋布。

“怎麽樣?”段朝北問道。

“交了!”

那人將地契和戶籍遞給段朝北。

段朝北道:“稅務司就沒有問這戶籍下,還有其它田地?”

那人道:“不但沒有問,我多問一句,他都非常不耐煩,這稅務司主要就是看地契,沒有問題就讓咱們交錢蓋章。”

“我知道了。”

等那人下得馬車後,韋布突然道:“這稅務司比官府還蠻橫一些。”

段朝北道:“蠻橫與否,並不重要,這小心使得萬年船啊!咱們偷偷摸摸將稅交了,明年再看情況,要是稅務司查不到,那咱們也就不交。”

韋布道:“會不會大家都跟咱們這般想,到時大家都將稅給交了。”

段朝北皺眉道:“我估計這契稅,大家還是都會交的,畢竟那田地房屋是藏不住,稅務司要真查起來,是絕對能夠查得到,但是那個總稅,肯定有很多人不會交全額的。很多大財主是惜財如命,百分之十五的稅,他們至少至少都得交數百貫的稅,這不是要他們的命麽。”

而離他們的不遠處,還停留著一輛馬車,車上也坐著二人,正是蔡延慶和元絳。

“看來陳明說得絲毫不差啊!”

蔡延慶看著那隊伍都排到門外,不免呵呵笑道。

元絳道:“房屋田地這麽顯眼,他們怎麽躲得掉,不過等白契補交契稅後,那自主申報稅收也將會輕松不少。”

很多隱匿的田地就藏不住了。

蔡延慶回過頭來,笑道:“稅收不是已經收上大半。轉運司將原本俸祿的錢直接劃到轉運司今年財政收入上面,又將鹽鈔當做俸祿發給官吏和皇家警察,他們又拿著鹽鈔去向百姓購買貨物,百姓得到鹽鈔,又拿來交稅,同時大家習慣於用鹽鈔,手裏應該也都會留一些,哪怕是留下三分之一不去換鹽,官府所得利潤也十分可觀,這一招可真是高啊!”

元絳點點頭道:“也不得不承認,這都是張三那小子想出來的,光鹽債、鹽鈔咱們就已經賺得一百多萬貫的利潤,這在很大程度就能夠彌補財政的缺陷,只不過這需要三年之後才補上,如果更多人用上鹽鈔,可能都不需要補。”

蔡延慶突然問道:“那這算是誰得政績?”

元絳遲疑了一下,心知瞞不過了,訕訕道:“當然是算轉運司和官府的政績,在表面上還是咱們頒布的政策。”

說這話時,底氣相當不足。

蔡延慶道:“但是我們都知道,沒有公檢法的監督,著鹽債、鹽鈔都行不通。”

元絳道:“但是沒有我們的配合,他們公檢法也不可能取得這麽大的成功,他們已經贏了不少,但是這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要新政獲勝。”

蔡延慶稍稍點頭,也明白元絳當初為什麽願意受那麽多委屈,因為最終摘果子的人是他,他當然能忍,“這外人都以為今年河中府、京東東路二地的財政,乃是司法改革與新政的決戰。可實際上是兩地政績,新政是全都要收入囊中。”

元絳稍顯尷尬道:“你要這麽想,其實也沒有錯。”

那王介甫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所謂的“雙贏”,就是他要贏司馬光兩回,比歸比,但他也不可能將河中府的政績,全都讓給公檢法,在他看來,張斐是他的人,提舉常平司這個超級財政機構,是出自新政,不是公檢法。

蔡延慶道:“但這會不會影響到司法改革,你我皆知,公檢法才是關鍵。”

元絳道:“誰也無法否認公檢法在裏面發揮的作用,包括王介甫在內,但公檢法與財政增長其實並無太多關系,因為目前財政增長,主要是依靠鹽債和鹽鈔,這全都是提舉常平司的政績,只不過這是張三出得主意罷了,至於說稅收,目前還尚不得知,但即便有不錯的增長,那也是大家共同的政績。”

蔡延慶笑了笑,“你們這個計劃到底有沒有頭?”

元絳深吸一口氣,思索少許,道:“也許有吧!但我並不知道,可能只有王介甫和司馬君實他們心知肚明,不,或許張三也是其中之一。”

蔡延慶突然眉頭一皺,“是呀!他到底是哪邊的?”

元絳困惑地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