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足鼎立(第3/3頁)

而王學士要否定的話,也有悖於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理念,你否定百姓捍衛自身正當權益,那大家就會猜想,你到底是想幹什麽。”

趙頊稍稍點頭,又問道:“即便如此,意義何在?”

張斐道:“這思想不同於其它,如果只是兩派相爭,陛下要文治武功,就只能選一派,不是黑,就是白,而法制之法是可以同時制衡住他們,陛下便可擇優而取,無須瞻前顧後。”

利用思想來左右權力之爭,這也屬帝王之術,可以說是趙頊的專業,思索半響,他就問道:“他們難道就不會用法制之法來對付朕?”

張斐也思索一下,道:“他們不太可能會利用此法來對付陛下,但是陛下可能需要自己約束自己。”

趙頊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解釋道:“因為文公他們是不可能放棄儒家之法,而王學士也不可能放棄法家之法,只要陛下不反對法制之法話,就極可能會出現三足鼎立的情況。問題就在於,陛下既然不反對,但又不以身作則,那他們肯定就會以此來攻擊陛下。”

趙頊眼中一亮,旋即沉吟不語。

思想是革新保守兩派的核心利益。

要是沒有儒家思想,這保守派都拿不出反對新法的理由,他們就不可能會去支持法制之法,他們都不支持,就肯定也不會用法制之法的學問去限制皇帝。

如果他們敢這麽做,儒家之法就廢了。

這個本來是要限制皇帝的,但他們又肯定不會用。

那麽皇帝就可以反過來,利用法制之法去制衡儒家之法。

其實主要是儒家之法,雖然儒家有利於君主統治,但現在不太不利於富國強兵,趙頊要文治武功,必須要壓制儒家之法。

哥要打仗,你們卻要藏富於民,那還打個蛋。

而法家之法,其實對於趙頊是最有利的,但問題是儒家之法實在是太強盛,法家之法沒有太多出路,百姓都不會接受的。

王安石自己都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說得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這顯然有意跟法家保持距離,如果是法家,直接加賦就行了。

對比王安石和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王安石的新政兼顧儒家思想,而桑弘羊就是為武帝撈錢,用的手段是法家的術,而非是德。

趙頊很是心動,因為之前他就有打算,要是實在沒有辦法,搞不定這一群士大夫,那就弄個權力籠子,跟他們極限0.5換一,我損失一點,你們損失更多就行。

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要富國強兵。

如今看來,在短時日內,皇帝可以不損失什麽,以身作則,這個沒有問題,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關鍵儒家這麽強大,輸得幾率也比較小,保持均衡就行。

另外,如果他能夠成就霸業,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是問題。

趙頊問道:“你這一堂課,就能做到三足鼎立嗎?”

張斐搖搖頭道:“不能。這我還得慢慢想,看怎麽弄。”

趙頊神情一滯,震驚道:“你……你自己都沒有想明白嗎?”

張斐趕忙道:“關於三足鼎立,我是想得很明白,但是這法制之法怎麽去架構,這個我還未想清楚。”

趙頊暈了,“你沒想清楚,你就說出來。”

張斐訕訕道:“其實……其實我也是被司馬學士逼到這份上,不過陛下放心,這不重要。”

趙頊一臉問號:“不重要?”

張斐道:“不是有公檢法在麽,這一點點思想賦予給公檢法,就已經夠他們喝一壺了,但同時又不會傷及到陛下。”

公檢法本就不是為他設立的。趙頊目光閃了閃,又問道:“那你下課堂怎麽辦?”

張斐嘿嘿一笑,“我讓司馬學士往後挪了挪。”

趙頊都給這小子氣笑了,“你打官司的嚴謹,都上哪去呢?”

張斐立刻道:“要是打官司的話,我肯定就不會這麽做,畢竟講學就只是副業。”

趙頊神色一變,非常嚴肅道:“朕再提醒你一邊,你現在是官員,講學才是主業,打官司是副業。”

“也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