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是家鄉的味道!(第2/3頁)

許遵不答這話,反而笑呵呵地問道:“怎麽?你有考取功名之心?”

張斐一怔,道:“很有!但是考不上。”

“沒出息。”

許遵鄙視他一眼,道:“你都未考過,又怎知自己考不上。”

張斐沮喪道:“這還用考麽,往前數一數那些進士,不就知道了麽,那唐太宗不是說過,以人為鏡,可知美醜,哦不,可明得失。”

也不怪他沒志氣,誰讓他生在一個天才輩出的年代,往上數一數,蘇軾、蘇澈、蘇洵、王安石、司馬光、範仲淹、包拯……!

自古以來,論武將天團,漢唐或許還有得一論,不過在人數上,大唐或許更占優勢,但若論文官天團,那毋庸置疑,宋朝肯定是第一。

在這個時代,文曲星是格外的璀璨明亮。

這就是為什麽唐朝能夠一路打到貝加爾湖,而宋朝能夠一路打到長江以南。

張斐雖然在學校成績優異,但也不是全國前一百名的那種超級天才,再加上如今的學問,跟他所學又不一樣,而他又過了學習的年紀。

有極大的可能性,他就是窮盡一生,也不能考取功名。

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

可是架不住許遵就是欣賞他,道:“難不成你想一輩子都當這珥筆之民?”

張斐思索片刻,突然嘿嘿一笑道:“恩公,你可否保送我去當官?”

許遵不曾想這小子竟蹦出這麽一句話來,當即瞪他一眼,充滿鄙視地說道:“你要這般想,那還是別當官了。”

倒還別說,如果許遵真的有心,他還真能保送張斐去當官,因為北宋是有恩蔭制度的,光憑科舉,是不可能造成北宋冗官的現象。

畢竟天才也是有限的。

而北宋恩蔭制度,已經變得是愈發泛濫,皇帝過個生日,都有可能給你一個恩蔭名額,導致不但官員的兒子、親戚都能夠當官,甚至連自己的學生都可經舉薦,去官府混一個小官當當。

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當然,真正位居高位的,都還是那些進士出身的天才。

在這個時期,沒有學問,是真的混不上去的,因為天才太多了,最多只能說憑借軍功混到高層去。

最有名的莫過於名將狄青和奸臣高俅。

可惜許遵一直都是潔身自好,他手中還有好幾個恩蔭名額,但他從來不用,他甚至都不想給他兒子名額,不過這也不需要他給,皇帝是直接賞他兒子官職,今年年初剛剛離京赴任。

“哈哈!”

忽聞門口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啊!”

張斐回頭一看,但見一個四十歲左右,身著灰綠長衫的中年男子入得門來。

“謀遠。”

許遵見得此人,不禁喜出望外,快步迎上,拱手一禮。

此人名叫劉肇,官至起居舍人,是許遵的同窗摯友。

劉肇拱手回得一禮,笑道:“恭喜仲途兄遷升判大理。”

判大理全名叫做判大理寺事,簡單來說,就是大理寺長官,在元豐改制之後,才正式改名為大理寺卿。

“慚愧!慚愧!”許遵搖頭嘆道:“此番升遷,真是有驚無喜啊!”

劉肇撫須哈哈大笑起來。

許遵面露羞愧之色,連連言道:“走走走!我們上屋說去。”

說著,他便拉著劉肇往屋內行去。

張斐聽他們話裏有話,本也想跟過去,探探消息,不料卻被徐元給攔了下來。

……

“仲途兄這回可真是一鳴驚人啊!”

坐下之後,劉肇笑呵呵道。

“哎呦!”

許遵道:“旁人笑我也就罷了,你也笑我。我絕不是想出這風頭,只不過……”

劉肇道:“只不過你就愛與律法較勁。”

許遵嘆道:“你說我這毛病什麽時候改得了啊!”

劉肇笑意一斂,“你若問我,我倒覺得這毛病挺不錯的。”說到這裏,他又嘆了口氣,道:“只不過朝中最近暗流洶湧,此非你之過啊!”

許遵忙問道:“如今朝中究竟是什麽情況?”

劉肇嘆息一聲:“當你再度駁回大理寺的判決之後,朝中便有禦史彈劾你,幹擾司法,同時他們要求將此案交予官家聖裁。

隨後官家又將此案交由翰林院大學士王介甫和司馬君實商議,他們二位對於判那民婦十惡之罪,倒是都不贊成!

但是對於自首減罪與否,二人卻產生極大的爭論。王介甫認為應該采納你的建議,但是司馬君實卻認為謀殺已傷並無異議,且犯婦謀殺之心,充滿著惡意,故不適用於自首減罪。

官家最終選擇支持王介甫,於是給予聖裁,以自首減罪論處,但是其旨意還未出京,就被刑部、大理寺駁回,故官家又交予他們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