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5/8頁)

曇秀忽道:“我明白了,吳大人,那日險些咬傷你的那蛇,是少見得很,但有它出沒的地方,常常就會有拘毗陀羅。又說是常生在沼澤旁邊,若是服了它的汁液,不僅會暴死,死前眼前還會出現幻覺。”

吳震點了點頭,道:“此地既有這毒花,外面村子裏有人死於此毒,倒也不奇了。”

祝青寧一回頭,見裴明淮臉上神情若有所思,便道:“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雖然這一路上有些兇險,但對身有武功,又有江湖經驗的人,要過來也不算什麽難事。”裴明淮道,“若想不讓人進去,是決不可能的。”

道容師太忽然自樹枝上取下了一縷紅紗,道:“你們來看,這是不是淺桃的衣裳?”

幾名女弟子上前去看,裴明淮和祝青寧也都記得姚淺桃愛穿紅衣。一名女弟子道:“看起來確像是師姊的。”

道容師太頓時心急起來,道:“快,我們前面去看看,想必淺桃是往裏走了。”

裴明淮道:“師太不要心急,這裏或者還有別的埋伏,還是小心些好。”

道容師太點頭道:“公子說得是。唉,我擔心淺桃那丫頭,都糊塗了。”望了一眼裴明淮,道,“公子那玉璜,不知從何得來?”

裴明淮道:“不敢欺瞞師太,並非是我之物,是替別人暫時保管的。”

道容師太又點了點頭,道:“唉,不是我說,那物不祥,公子還是不要碰的好。大家爭來搶去,有何意思?”

她說得一群人都糊裏糊塗,祝青寧道:“請教師太,方才的話是何意?”

道容師太看了祝青寧一眼,道:“這位公子,你年紀還輕,有些事情不曾經歷過。你們幾位到這裏來為了什麽,貧尼又豈會不知道?到這裏來的人,還不都是為了一件事,一樣東西?唉……”

她出神了半日,道:“貧尼的師傅在主持建福寺之前,一直在秦宮之中,頗得他們看重。”

對這道容師太的師傅道靜師太,裴明淮雖約略聽說過,但終究所知不詳。望了一眼曇秀,只聽曇秀道:“是,道靜師太曾在秦宮中宣講《法華經》,一時祥光瑞氣不絕,眾人都稱奇事,遠近敬仰不已,秦宮中人也對師太禮敬有加。”

道容師太搖搖頭,道:“後來的事,各位自然都知道。那一年,姚帝病逝,然後便是同室操戈。有一回大戰便在這附近……”

她這般一說,連裴明淮都略微蹙了蹙眉。道容師太又道:“我是老了,說話拉拉雜雜的,半日說不清楚。唉,姚主不知從哪裏聽說了那甚麽傳說,也不是傳說,我也早就聽過,江湖上不知傳了多久了。那時候,其實回頭看過去,也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宋帝是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的,哪怕是跟大魏開戰,也一定要滅秦。”

吳震道:“師太說的是那一回,宋帝欲與大魏借道,道武皇帝不肯,結果在泗水打了一仗?”

道容師太點頭道:“正是。姚帝那時候已經是無力回天了,可他卻越發信陰陽讖諱之說,派了自己的親信去找一樣東西。”

她說到這裏,吳震已然明白,“啊”了一聲,道:“莫不是寄望於那……傳說裏面的……東西上面?”

道容師太苦笑,道:“正是。”

吳震搖頭,祝青寧沉默不語,曇秀卻道:“也沒甚麽不可解的,大家造都要造些個讖諱出來,若真是天授,那還真是有用的。若沒用,始皇帝去泗水撈什麽撈呢?”

道容師太道:“說得是。只是這話,只能放在心裏,卻不能告之於人。能看明白的,萬裏無一。”又對裴明淮道,“公子,你拿的那片玉璜我是沒見過,但卻見過跟上面一樣的紋樣。那是在秦宮裏面,我也不知姚帝是怎麽得到的,據說九鼎便在神陵之中,神陵裏有一面青銅獸面雕刻,找到那個便能找到九鼎。”

裴明淮道:“神陵?”

道容師太道:“據說便在鼎湖之下。唉,雖說知道就在這一帶,可究竟鼎湖在何處,也沒人知道。”

裴明淮道:“姚主是真的派人來找過?”

“找過,我曾聽我師傅細說過。”道容師太嘆道,“人在窮途末路的時候,真是一丁點希望都不願意放過。想當年,周天子雖已勢微,但秦武王求鼎,仍然拒之。不管過多少年,九鼎仍是軒轅正統,永遠都不會變。既然百姓能奉遠從西域天竺傳來的佛教為尊,自家的正統,又怎會不尊?我等雖在皇宮中頗受尊重,不過也是想用我等之能罷了。”

裴明淮道:“師太見識不凡,在下佩服。”

道容師太淡淡地道:“不過是貧尼經歷過一朝之滅,有些感慨罷了。”

吳震一直聽著他們對答,這時忽道:“若按師太想,當年姚主真尋得了九鼎,那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