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2/2頁)

宗主督護制

:平城時代(即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以平城為北魏京都的時期),北魏政府事實上的控制範圍只是京畿(即京都和附近的地區),而對於京畿之外的廣大北方地區實行羈縻之策。針對中原地區實行宗主督護制,承認各宗主(根據宗法關系原則在強宗大族中產生)的基層統治權,督護民眾,並向北魏政府交納賦稅。某些勢力強大的宗主具有自己的武裝部曲,甚至不聽從朝廷統轄,形同割據,也有部分宗主受冊封任刺史或太守之職。《九宮夜譚》就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皇帝一直致力於要解決這個宗主督護制的問題,否則北魏朝廷無法實際控制整個中原。後孝文帝以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裏長,五裏立一黨長,直接控制基層組織)代之,宗主督護制遂廢。

高車

:又稱丁零、敕勒,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在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遊牧民族。從十六國時期到北魏建國前期,北魏對高車發動了多次掠奪戰爭。不僅掠奪大量牛馬牲口,還掠奪大量人口,平城鹿苑就由高車人修建而成。北魏在漠南設軍鎮(史稱六鎮或北鎮),一是為了防禦柔然,二就是為了監視遷至漠南的高車諸部(也包括其他民族),防止其叛逃漠北。北魏對高車貴族予以封賞,禁軍中專設高車羽林,但下層的高車人受到的殘酷奴役是可想而知的,歷年來高車叛亂可謂層出不窮,在延興年間達到了最高峰,最終六鎮起義令北魏徹底分裂。

太武滅佛

:北魏太延四年,太武帝聽從最寵信的臣子崔浩與禦封天師寇謙之之言,廢佛尊道。後蓋吳起亂(太武帝時期最大的一次民間叛亂),太武帝親征,發現長安一處寺廟藏有大量兵器,大怒誅殺全寺僧眾,崔浩便借機勸太武帝滅佛,誅戮沙門,焚毀經像。太武帝之子景穆太子篤信佛教,再三上表勸阻無果。寇謙之也心知此舉逆天,與崔浩數次爭辨想要阻止,崔浩卻固執己見。後太武帝崩,皇孫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

國史之禍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因主持編纂國史“從實錄”而觸怒太武帝,五族盡誅,同時牽連其姻親範陽盧氏、太原郭氏和河東柳氏等高族。盡數滅門,史稱“國史之禍”。太武帝原令數百修史大臣同誅五族,後經漢人大臣高允死諫,僅誅數百修史官,未及門房。

拓跋宗室、勛貴八姓、帝室九姓

拓跋宗室。拓跋氏早年的史料可以用稀缺來形容,情況也非常復雜,可以大約地以他們本來是“部落聯盟制”來理解。除北魏開國太祖道武帝之外,神元帝、平文帝、昭成帝、獻明等諸帝都是入了北魏宗廟的,其子孫後代也一直在北魏政壇發揮作用。直到孝文帝改革重定宗廟,才把“宗室疏屬”們都遷出去了,只留下了道武帝這一支,並改其廟號為太祖。

帝室十姓。《魏書·官氏志》寫得很明白,獻帝拓跋鄰(北魏之前的代國的國王,其實北魏剛立國的時候還是稱“代”),共有兄弟八人,拓跋鄰排行第四,他七分國人為七族,八部大人制起源於此。“七族之興,自此興也”。但這七族後代,《魏書》中有傳者也就普(周)氏、長孫(拔拔)氏、奚(達奚)氏、丘(丘敦)氏、伊(伊婁)氏,還有其叔父叔孫(乙旃)氏。這九姓加上拓跋氏就是十姓。帝室十姓,百世不通婚。孝文帝時代禁止此九姓參與“國之喪葬祠禮”,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帝室”特權。

勛貴八姓。這個好理解一些,簡單地說是在北魏建國百來年最終能混出頭的鮮卑貴族家族。丘穆陵(穆)氏勢力最長久,穆氏族人尚公主的數量最多,可見跟皇室聯合的緊密程度。其次是步六孤(陸)氏。還有尉遲(尉)氏、勿忸於(於)氏、獨孤(劉)氏、賀蘭(賀)氏、賀樓(樓)氏。紇奚(嵇)氏值得特別說一下,《魏書》中不見其傳,卻見於孝文帝詔書,很有可能是《魏書》的慣例:凡有謀反的情況,常常就“事跡遺落”了。八姓這個說法來自太和十九年孝文帝的詔書,不過,就跟改漢姓事實上是孝文改革後的事,在小說裏沒有嚴格遵守。

從宗室和諸貴姓的情況,可以看出北魏貴族階層的復雜情況,也屬於歷朝歷代的一個孤例,對北魏的政治環境和發展走向都影響深刻,貫穿北魏一朝始終,非常值得研究。而在這個問題上,孝文帝看得最透徹,而且找出方法付諸實施了,即其借禮制改革(重定宗廟)完成了一次絕對集權。

前傳:禦寇訣

簡介

少年文帝登基後,平原王莫瓌貴為攝政,位極人臣,卻仍暗中偕同數王謀反。功敗垂成,眾王伏誅,莫瓌不得不拋出義弟、羽林中郎將淩羽以自保。淩羽出身江湖,來歷神秘,劍術天下無雙,受莫瓌舉薦領禁衛統領之職,深得文帝寵信。淩羽禦前劍舞所使的寶劍,乃傳說中孔周三劍之一的“霄練”,據說三劍之中藏有一極大的寶藏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