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頁)

像這一次,韓徹之所以能比朝廷提前一周就得到兩地州郡的災害呈報,正是因為他有吩咐快騎,對各地方的物價和民生情況做考察。

也因為做到了這份及時,兩地這次災患的損失,比起過去同樣規模的台風暴雨災害下,要來得減輕許多。

“及期及時蠲除振救,民未及困,而奏報已行,不使百姓流離死亡,得以安居樂業。”(2)

災害雖然是天災,人力是沒辦法做到避免的,但卻能做到及時的發現災害,在它剛冒頭時就實施應對舉措,從而大幅度減少損失。

同時,這些專職官吏不僅能在地方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在消息傳達給朝廷時,也有利於朝廷更為及時的調節各地物價。

就歉收受困地方所需,及時從盈余之地低價買入,快速運輸。這麽一來,兩地的物價都能得到調節控制,朝廷還能從中獲利。

這時,韓徹還給出了一系列的數據。

在這次的救災中,韓徹讓裕州百姓做工制鹽,解決當地今年的賦稅。他再把鹽運輸到松州,雖是低價出售,但也因為朝廷對鹽嚴格的專/制/管控政策,這部分賺取到的銀錢,對朝廷來說,除了運輸耗費外,幾乎全是利潤。

接著,韓徹再從別處運輸了棉花過來,放棉給松州受災區域百姓紡織,同樣在解決完當地今年的賦稅問題後,哪怕韓徹是在松州碼頭直接拋售的棉布,同樣也使得朝廷在中間賺取了一筆。

最後在韓徹這麽一番商業操作下,使得在兩地賺取到的銀錢,再扣除早前賑災的糧食和物資藥材等耗費外,朝廷還出現了些許剩余!

“善!此事就按你所說的去辦。”皇帝在看過韓徹交過來的詳細賬冊後,立刻便沒有了種種顧慮,高興的當下就同意了。

實在是朝廷過去財政匱乏嚴重,黨派之爭剛結束那會,又經歷了一場京城和北直隸等區域嚴重缺糧,縱使是皇帝,也難免有些怕窮。

“聖上聖明!臣定盡心竭力,不負聖上厚望。”韓徹高興的忙作揖行禮。

最難的事情通過了,韓徹這時就又順勢提起了另一建議。

那就是增多常平倉的種類。

常平倉最初設置,主要還是針對於糧食。因此過往一來,常平倉裏面囤積的基本都是米面大豆這一類物資。

然而每個州郡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那麽在當地設置的常平倉,就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發揮作用。

“可。”對比之前的事,這個提議在皇帝看來就真不算什麽了。

而且還是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利的,皇帝自然也就沒道理不答應。

接著,幾日後的朝堂上,皇帝就將韓徹從戶部侍郎,升任為吏部尚書。之前的使職除了禦史中丞被卸下,其他的使職仍在。並且,皇帝還任命韓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旨令一出,在朝臣之間引起的轟動自然不小。

“他這官職未免升任的也太快了!”

有感嘆韓徹的才幹能力和被皇帝重視程度的,自然也有人私下對此心懷不甘或些許異議。

這吏部尚書可是掌管著人事詮選,全國文官吏,以及對官吏進行考課和獎懲的吏部最高官職。

權力不可謂不大,最要緊的是韓徹身上的使職還仍在。

這也就意味著,韓徹雖然是沒了戶部那邊的官職階品,但是這全國的稅收還有漕運等事務,仍舊還是歸他全權管轄。

奈何這麽多年來,韓徹不管是在做官還是辦理政事上,都是要手腕有手腕,還深諳官場的處事。只除了跟陳家的那點事,其他方面還真找不出他得罪過別人的地方。

於是這些人至少目前也不過是私下嘀咕幾句,面上對著韓徹,又是要多恭敬熱情,就有多恭敬熱情的。

對韓徹而言,這份官職的升任,是絕對有利於他接下來想要辦的事。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

就好比此刻,一個過去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京城權貴,攜帶著厚禮來了韓家。

這位也不是最近來韓家拜訪的第一人,在他之前,韓家已經迎來了好幾波這一類的人。

這些人還都是一些要爵位有爵位,要權力有權力,容不得韓徹躲起來不見面的。

他們的意思也都差不多,就是知曉韓徹之前跟皇帝的提議通過,將要在各道設置知院官,會有一批官員被任命。

這些有權勢的人也想著讓自己的子嗣能搭著韓徹的這艘順風船,好建功立業一番,這才來韓家求要一個官職。

他們除了厚禮,在其他方面也委婉的做出了承諾。簡而言之,就是韓徹只要答應下來,就將是一場互惠互利的交易。

注1乾隆《無錫縣志》卷十一:“市店多花莊、米鋪。絡緯求市者十數人為群,雖二三裏外,小舟捆載而來易木棉、秈米去,一晨或得布萬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