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事務繁雜(第2/3頁)

這樣的努力,除了使宛安又多了不少求醫的人之外,還有慕名而來的各類人群,以及民間大量吹捧說這是古今未有德政的文章,甚至在大臣們提議收稅的時候,更有不少人上書提反對意見,大臣吵來吵去爭執不出結果,漢武帝也一直遲遲未曾定下要不要收稅,背後就有她和這些文人的影子。

要是沒有這些,醫屬再像商人那樣對國家有害,早就直接立法由獄掾軍隊鎮壓了,哪裏用得著大臣打這麽久的嘴炮呢。

不過,韓盈對這樣的結果同樣沒有多少開心。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她拼盡全力,也就是蹦跶兩下延緩被分吃的速度,能有什麽好得意的呢?

“太遠了,就算是如今有了紙,通信限制更低了一些,依舊沒有面對面向陛下闡述醫屬重要性更有用啊。”

將竹簡放回桌上,韓盈覺著,她需要考慮怎麽才能去一趟長安了。

不去,分析國家如何從基層開始滅亡的文章,上哪兒給漢武帝看呢?

“得先安排好縣裏的事情,再看看郡守那邊能不能提我為上計吏,最好到時候直接聯系桑弘羊……”

嘟囔著,韓盈拿起來記載縣政務的竹簡。

醫屬與醫屬之間通信壓力不小,隨著時間的推移,還真有去它縣的女醫,研究出來了更好一些的紙和改進後的毛筆用來書寫,只是這紙極為厚實,比後世明信片還厚,但比起來竹簡,好歹是重量減輕了一半有余,於是,對方將它的制作方法無償的寄了回來。

而隨著韓盈的宣傳,宛安縣也來了不少墨家的匠人,他們研究了紙張做為書寫載具的底層原理,再次改進,將厚度減輕到了和正常紙差不多的程度。

也就是說,直到東漢才會被蔡倫改進出現紙張,提前兩百多年出現了。

只是研究出來是研究出來的事情,想要大規模鋪開,那還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紙張的造價,實在是太太太太高了。

用竹簡,有把刀隨便找根竹子用刀砍斷劈好,火稍微一烤就能用,而紙張制作則需要大量繁瑣的步驟,獲得碎到和豆汁差不多的紙漿,過程中的需要的工具,人力和時間消耗極大,一刀(一百張)兩尺長一尺寬的紙張,成本能達到七八百錢。

這中間有技術不成熟的緣故,也有宛安用工成本高,紙張原材料運輸難以及其它亂七八糟情況的原因,就算是放到其它地方,或多或少也會有問題,總之,如今的紙價根本降不下去,短期內只能做絹布的替代品,想取代竹簡,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對於韓盈來說,這也是一個利弊皆有的情況。

紙張比麻布輕便,能傳遞的內容總算是多了不少,通信上比過往方便,但也只能傳播個文章,字數還是要斟酌,書更別想,只能是有錢人才買得起,不過這樣一來,權貴文人也意識不到它會帶來什麽顛覆,所以對紙張也不算多麽反感,而是當成奢侈品品,做為自己身份的象征。

而韓盈呢,也是順從大勢,將紙張歸類到奢侈品行列,在成本價的基礎上翻了個五六倍,順帶著按照交易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來收取奢侈品重稅。

分別收稅算不上多麽新奇的東西,過往也有,只是目的有所不同,以前國家大多只是在某件非民需商品上收取重稅,用來控制它的交易數量,比如酒水,而韓盈雖然也收高額稅收,目的卻不是打壓,而是控制這部分商業在允許範圍內發展。

比如,在收取稅收的同時,她也提供了一個有托底,沒騙子的交易平台,交易受到詐騙,或者合同有糾紛時,也可以在宛安縣衙備案追查、進行調節等等。

而隨著宛安縣的可交易商品的增加,大量的商人也開始湧入宛安,其中本身就有不少騙子,畢竟商人逐利,很容易為了更多的利益在合同上動手腳,用來轉嫁自身的風險,再加上識別成本太高,不少商人是願意付出一部分稅額來換取安全交易的。

印花綢緞、瓷器、糖、紙張、杜仲制品,少量藥物這些奢侈品向大半個國家的權貴傾銷,哪怕中間有無數中間商賺差價,也能喂出一個賦稅翻四倍的縣城。

這也就是縣的人口基礎小,本身賦稅也低,所以才會出現這麽嚇人的數額,若是換成郡級別,別說一倍,多一半都會是一件很奇跡的事情,後世那些省城GDP增長數額,能保持在2%~5%,就已經是不錯的數額。

也正因為生財之術著實高超,桑弘羊才能夠向漢武帝不斷的推薦韓盈,不然,僅縣曹職位的人在全國就能有四五千之數,漢武帝憑什麽注意到她?

只是達成這樣一個良好的局面,對韓盈來說也不是什麽易事,最簡單的,早期那些商人,怎麽可能讓他們繳稅他們就繳,那偷稅漏稅的法子花樣多的數都數不清,私下交易、陰陽合同、虛報數量……城外加蓋的房舍和貨倉,除了為了存貨,更大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控制貨物的方式,保證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