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光纖居然也是被卡脖子……(第2/3頁)

再追問下去,現在光纖每芯公裏的價格是幾千塊。

貴也得有啊,現在只有一條光纜,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口袋裏的錢不能快速搬運到紫金的口袋裏來,安夏就覺得很不舒服。

更何況,光纜也不僅僅是賺錢的問題。

美國在亞洲的小弟們,心裏其實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並不是死忠一個。

前輩說過:“所謂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古人說:“見面三分情。”

多聯系,才能多情。

“為什麽光纖光纜這麽貴啊?”安夏看著報價,內心非常悲傷。

真相很無聊:做光纖需要用到的光纖預制棒,是中國沒有的技術。

只要沒有,國外就敢開高價。

中國現在只有一家公司從荷蘭德拉克公司引進了生產線和生產技術,在做。

但是引進的生產設備就一台,又不能克隆出千千萬萬台,這個公司已經很牛逼了,自己把工藝給改進了一下,產量比原來提高了30%,但依舊跟不上全國的使用量。

中國還得從國外大量進口光纖預制棒,光纖的80%的利潤都在這棒棒身上。

中國企業買棒棒回來拉絲,只能賺20%。說白了,就等於是在給國外企業打工。

光纖生產企業被預制棒卡脖子。

國內互聯網事業的發展被光纖卡脖子。

安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嘆了口氣,紫金派出的人在外面打聽了一圈,現在做光纖預制棒最強的公司除了荷蘭的那幾家之外,還有美國康寧、日本住友,韓國的三星,還有法國的阿爾卡特。

他們同仇敵愾,價格貴的非常統一,而且怎麽說都沒用,利益面前,誰都不做價格聯盟裏的叛徒。

“我就不信了,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研究過?”安夏找人去打聽,還真讓她給打聽到了。

中國在1974年就開始著手研究自己的光纖通信,並在郵電科學研究院的一個洗手間裏第一次制成了17米長的光纖。

然後,進展並沒有那麽快,預制棒的生產門檻實在很高,產業化的速度太慢,還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

安夏親自去拜訪了負責這個項目的總工趙院士,他告訴安夏,本質還是缺錢,研發就是在燒錢,企業不樂意冒險,他們的研究經費也有限,只能慢慢來。

企業不是不樂意冒險,只是因為沒有看到足夠的利潤。

只要錢夠多,成功的概率夠高,冒險?

資本什麽時候怕過冒險?

郵電一年有鋪多少光纖下去,都是有數的。

一個壟斷企業,不溫不火慢慢幹,現在的產能完全跟得上。

由此,互聯網的發展,就不幸的被卡在了死循環裏。

光纖發展得不快,很多諸如視頻直播之類的沒法玩,玩法單一讓互聯網用戶新增速度不夠快。

由於互聯網用戶新增速度不夠快,郵電部門就更沒理由火急火燎地投大價錢,為了互聯網的興旺發達而火速鋪設光纖。

安夏看著面前的世界地圖,陳嘉敲門進來,向她匯報對姚華公司的調查結果。

“提出與紫金合作項目,不是他們公司內部的計劃,而是受其他部門或是機構的委托。但是替我們打探消息的人只能打聽到這些,不知道具體是什麽人委托的。”

“知道了。”安夏擺擺手,讓他下去。

就用力把他們往最惡毒,最壞的方向去想就行了。

紫金在尋找便宜的光纖預制棒的事情被采購組傳到了很多個公司。

有一家日本的公司主動與紫金聯系,說他們願意以七折的價格出售,前提是希望能成為紫金電子服務平台在日本的唯一代理商。

“七折?太貴了……”安夏的心中就是——“八十,八十……”

七折的價格依舊遠超過她的預期。

對方社長非常有誠意,親自飛來中國與安夏溝通:“這已經是非常合適的價格了,我們雖然沒有加入價格聯盟,但是如果賣得太便宜,也會受到國內同行的指責。”

“同行指責就指責,你們賺到錢,他們把口水罵幹了,也不能從你們口袋裏把錢給搶了。”

安夏完全不覺得日本人會在乎同行的指責,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整天對噴,也沒見誰給誰留面子。

安夏現在的想法是,想辦法先多鋪幾條國際光纖,讓互聯網用戶多起來,促進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發展,進而讓國內的光纖公司認識到自主研發能大賺一筆,推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她又出讓了部分文娛方面的利益,最終談下了現價的五折,保證至少三年內穩定供應。

“五折,還是有點高。”八十塊錢在安夏心頭揮之不去。

參與談判的陸雪認為這個價格已經很可以了:“五折,已經很便宜了。”

“又不是白讓他打折,我也讓渡利益了啊。我也就只能賺了中間商的差價。”安夏算了算長期價值,心裏總算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