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美麗的天使在遠方召喚……(第6/7頁)

“我們正在嘗試構建一條完整的人工神經通路。”研究組的教授說。

剛接到安夏的合作申請時,這位教授覺得此事雖然困難,但並非完全沒有頭緒,只要手能動,不就能操控了嗎?

相當於人開車,全身都不動,也能日行千裏。

但是安夏告訴他,她要的不止是能用這種肢體硬接觸實現讓癱瘓患者站起來。

教授有些為難,對安夏說,想要實現她的理想,還需要有神經學相關的專家參與。

“比如中風患者和高位截癱患者,就符合你的目標群體。但是他們的神經是不通的,需要建構一條完整的人工仿生神經通路,這樣才能輔助皮層肌肉活動的同步耦合……”

安夏聽不懂,不過她相信這位教授推薦神經學專家必有原因。

紫金將這個研究項目起名為「鋼鐵戰士」,網羅了許多醫學、機械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專家,共同完整這個項目。

這件事被媒體傳播出去之後,許多人覺得……太假了。

鋼鐵和矽膠之類的無機物,還是身外之物,居然能像爹媽給的肢體一樣,只要大腦裏想想就能讓人站起來。

此前中芯一號的故事、水變油的故事……被新聞連篇累牘的報道了好久好久,現在社會上人們對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科學研究都抱著百分之百的不信任態度。

有人支持安夏:“她都這麽有錢了,應該不至於用這麽低級的手段騙人吧?”

有人反駁:“低級怎麽了?水變油低不低級?買了人家的芯片說是自己研發的低不低級?該上的當,一個都不少,一上一個準。”

“什麽叫她都這麽有錢了?哪個有錢人嫌自己賺夠了,你的工資比農民高多了,你覺得自己賺夠了嗎?還不是想拼命多賺一點。誰還嫌人民幣咬手啊。”

……

安夏對這些評論不屑一顧,連解釋都懶得解釋。

只要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害,安夏就當輕風拂耳過。

腦電波控制機械的技術還有待研發,安夏先帶了幾個下肢殘疾的志願者過來幫助做測試。

比如那位用三根手指搓鼠標,能把不好好寫論文的學生罵得螺旋升天的張教授。

還有復健之後,右手能動的徐雲義。

以及劉傑的女兒,她現在雖然四肢正常,能蹦能跳,但靈活性已經明顯不行了,劉傑想讓女兒提前適應適應。

安夏出於個人的品味愛好,將紫綠色搭配的外骨骼給了徐雲義,把黃色的外骨骼給了張教授,把紅色的給了劉傑的女兒。

張教授用過一段時間的虛擬鍵盤,對紫金產品的設計思路比較熟悉,練習了十分鐘,張教授就可以用三根手指熟練的操作著有源外骨骼在房間裏行走而不會摔倒。

徐雲義則摔成了狗,他聽說這個機器能讓自己站起來,整個人興奮過頭,下手太重,讓好好的外骨骼變成了時而疾奔時而猛刹的車子,每一次「停止」的指令,都會讓他站立不穩,直挺挺地摔下去。

隔著厚厚的軟墊,安夏都替他的鼻子疼。

劉傑的女兒劉思思控制得不錯,小姑娘邁著優雅端莊的步伐,與張教授並肩散步。

劉思思還跟張教授愉快的討論起了人工智能、肌肉放電之類的高深問題。

一老一少正聊著,忽然,紫綠相間的身影幾個踉蹌,從遠處連奔幾步過來,眼看著就要撞到劉思思的身上。

徐雲義加上外骨骼得有六十公斤重,小姑娘哪吃得消,工作人員已經準備插入接管劉思思的外骨骼,讓她閃避開。

沒想到劉思思眼疾手快,閃身讓開的同時,一把抓住徐雲義的左胳膊。

與此同時,徐雲義的右胳膊也被張教授抓住了。

兩人幾乎同時使力,將徐雲義整個人舉了起來,他雙腿離地,一時驚住,連掙紮都沒有。

“站好!”張教授說了一聲,與劉思思同時將徐雲義放下。

徐雲義:“呼……謝謝謝……我實在不擅長這個……對不起啊。”

張教授自從只剩下三根手指能動之後,第一次舉起了重物,還是一只手。就連他身體完好的時候,他都沒有體會過一只手舉起三十公斤。

劉思思就更沒有了,她自己的體重才三十多公斤。

對於自己能舉起小哥哥的行為非常得意,她轉著徐雲義轉圈圈,有些羞澀地提出:“真好玩!哥哥,能不能讓我再舉一次呀?”

在來之前,劉思思就知道,這套裝備是爸爸為她將來站不起來的時候用的,心裏頗為難受,覺得自己連累了爸爸媽媽。

現在,她忽然覺得以後就算真的不行了,好像也沒什麽,比原來更強了耶。

小女孩淒風苦雨的心情,被「舉人玩」治愈了,她笑得非常燦爛。

徐雲義在能控制身體之後,最重視的是機械骨骼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