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由食堂內卷引發的抄檢……(第5/7頁)

如果是小公司,這麽大的開銷,公司早就倒了……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不會發生這種事件。

這種瞎折騰,然後美其名曰「試錯成本」的事情,只有在大公司才會發生。

就連控制成本都很難控制住這些人,主負責人會把從這些地方浪費的錢,摳在真正需要花錢的地方。

安夏在大公司待過,深知其中的彎彎繞繞,也知道這事不容易管,這種屬於「微操」環節,都是各個項目組。

甚至是一個人自己的思維習慣,主負責在定看起來很邪門的工作計劃時,其實他們自己是有一套自洽邏輯的。

所以,這事根本就不是下行政命令就能解決的。

只能尋個由頭,稍微整頓一下。

正好,這次食堂鬧出問題,全公司皆知,「烤鮮肉大包」已經成了全公司,包括子公司都知道的笑柄了。

安夏借這個機會,寫了一封給全體員工的公開信。

首先感謝由於大家的付出,紫金科技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狀態。

其次點出危機,提醒大家不要這麽快就已經得了大企業的病。

為了完成工作計劃,為了工作總結上有東西可以寫,只顧建設自己腦中的空中樓閣,完全失去了腳踏實地的精神。

最後提出希望,希望大家能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做事之前,先調查清楚。而且,不要做指向性非常明顯的調查,那樣毫無意義。

光有公開信當然是沒有意義的,最終還是要落在考核裏。

每一項工作的過程都要記錄,不是說不能出錯,那也不現實,但是不能出過現於弱智的錯誤。

每一個決策都有記錄,如果做了兩三次重復工作才完成。哪怕是在dead line之前完成的,項目負責人都必須親自檢查整個流程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

安夏這邊也收到了內部評估部門交過來的資料,都是去年經歷過多次重復,花了不少錢的項目審核結果:

有的部門挑選明星拍廣告,結果……主要使用者為兒童的東西,花了大價錢請了國際巨星。廣告播放效果一塌糊塗。

有的部門圈定消費者畫像,定的時候就有負責執行的員工提出這種人是不是太少了,主負責不信,執意要這麽做。

直到營銷工作進行了大半個月,量起不來,主負責才不得不承認對消費者的定位錯誤了。

還有的主負責人完全夾帶私貨,在圈裏的人,都認為自己待的圈子特別熱,特別大……後果自然也是涼涼。

……

遞交的人緊張萬分,他們都擔心安夏會不會龍顏大怒,把這些人都斬了。

沒想到一直到看完,安夏都十分平靜,她只把其中幾個看起來特別邪門的勾出來,叫來了公司的內部紀律調查組的組長。

“這幾個太過匪夷所思,我懷疑他們跟供應商之間有利益輸送,你們去查查。”

從工作量上看,正編員工的工作量沒有飽和到一定需要找外包供應商的地步。

外包供應商開的價格是國內一流公司的水平。

但是從返工的次數,還有最終的成品質量上看……他們不配。

紀律調查組直接對安夏負責,在公司的架構上,直掛在安夏的名下。

人都是安夏親手挑的,都是性格耿直,做事一板一眼。

除了可以保證他們在查事情的時候會秉公執法,同時他們大概率不會跟要查的人勾結,心直的人最容易得罪人。

組長吳凡,簡直就是一板一眼的典範……說他沒情商也可以。

在進紫金之前,吳凡有過一段短暫下崗擺小攤經歷。

大爺大媽讓他賣的水果便宜一點,一般小販怎麽著也會給抹個零,或是多送一點不值錢的,心壞一點的就是單價便宜,上秤的時候,尾指一擡,做個假秤,單價上讓了,重量上賺。

吳凡同志,他就不!

他認真地跟大爺大媽說:“我又不少你秤,我又不賣壞果,你為什麽要少給我錢啊?”

要不是他賣的水果真的質量不錯,擺攤的時候又犯了完美主義的病,一顆一顆擦幹凈,壘得整整齊齊……只怕還沒等安夏把他撈進公司,他就要餓死了。

安夏對吳凡同志的日常生活很關心,確保他家沒有人生病需要錢、家裏小孩上學需要錢,以及等等……

他是一個情緒穩定、理智的成年人,只要不是把他逼急了,他不會收來路不幹凈的錢,免得麻煩。

吳凡的調查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一時間,吳凡也體會了一把「門庭若市」的感覺。

「中國貨」是重災區,特別是策劃部的編輯們,他們決定了促銷季的產品在廣告位出現的時間和頻率。

同一個廣告位,在第一個,跟在需要拖動滑動條才能看見最後一個也完全不一樣。

這麽一查,有三分之一的人收過商戶的好處,或是現金,或是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