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討價還價這種事,當然……(第5/7頁)

唯一的優勢,就是便宜。

這種優勢並不持久,隨便哪個大廠決定降本增效,提高產能,他這個小作坊,馬上就死得透透。

安夏在流水線上那麽走馬觀花了一趟,還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臥槽,工人拿的零件都不點數的嗎?!

零件就這麽混亂的堆成一堆,誰要用,誰就隨手抓。

螺絲、螺母這種小玩意兒就算了。

連一些重要的配件也是如此。

安夏甚至聽到流水線上有人在說:“剛才我放在這的一筐零件呢?”

“不知道。”

“沒看到。”

“別找了,再去領唄。”

她的目光追著那個工人的身影,看著他去了倉庫,庫管人員沒看任何單據,在忙自己的事,讓工人自己進去搬。

工人搬了一筐出來,沒有做任何登記,就走了。

紫金的重要零件,入庫時必掃碼,每到一個環節也必掃碼。

進了多少貨,這些貨都用在了哪批設備上,全都記得清清楚楚。

萬一哪批零件本身有問題,想召回設備,也知道應該召回什麽批次的東西。

就算是螺絲這種不值錢的小玩意兒,用的時候隨便用,可領的時候也得登個記啊。

安夏提出她的疑問,姚廠長認為安夏在杞人憂天:“沒事,我們廠開辦五年了,從來沒出過任何事。再說,汽車都發明一百多年了,還能有什麽事。”

對姚廠長的想法,安夏嘆為觀止,就連大型車企都不敢保證自家的車沒有任何問題,他居然如此自信。

安夏又問:“可是你們不記錄的話,工人就這麽隨便拿零件,怎麽統計損耗呢?”

姚廠長覺得安夏的問題很傻:“多少零件進廠,多少成品下線,中間缺少的部分,不就是損耗嗎。”

噫,城裏人真奇怪,簡單的加減法都不會。

安夏好奇:“你們廠沒有人偷拿零件嗎?”

姚廠長更奇怪了:“偷拿零件幹什麽?”

“可以賣廢鐵吧。”安夏已經無力吐槽,沒見過這麽管工廠的,塔寨的管理都比這嚴格。

姚廠長哈哈一笑:“那才能偷幾個啊,得攢多久才能湊夠一頓飯錢?安總,要給工人足夠的信任,他們才會好好幹活。不是有句話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安夏:“……”

完全沒有自主研發,也不存在什麽風洞試驗,甚至連售後服務都沒有。

姚廠長造車的思路,跟以前人自己攢礦石收音機的思路一樣:給你捏個能用的就行啦,不響了,你自己拍拍打打不就好了嗎,這麽便宜,差不多得了,你還想幹嘛。

現在,她確定,「長劍」能活到現在,真的完全是靠時代賦予的紅利,這廠根本就是風口上的豬,完全靠著運氣好,才能起飛。

不過,等退潮之後,就能看見誰在裸泳了。

安夏沒有再對姚廠長抱有任何的期望,今年國家對汽車工業進行了規範,像這種亂七八糟的小廠,最多再活三年。

她找了個理由,婉拒了姚廠長想要跟紫金一起再走318的夢想。

姚廠長挺敏感,問安夏:“你是不是瞧不起我們農民?覺得跟我們廠合作,不像跟大公司合作那樣有面子?”

安夏:“……”

最煩扣大帽子的了,這種人,跟他認真解釋不是瞧不起他,根本沒用。

她非常誠懇地對姚廠長說:“你誤會了,有什麽瞧得起瞧不起的,我還怕你瞧不起我呢。

我們確實沒有這個計劃,走一趟要挺多錢的。

我們公司啊,看著大,其實裏面用錢的地方多,養那麽多人,他們吃的飯,喝的水,房租水電,都得要錢。

你不知道,研發多貴啊,做一回試驗下來,可能賠進去幾百萬,然後失敗,唉,艱難啊……

姚廠長,既然你們廠的生意這麽好。要是實在想再組一次318車隊的話,這個費用,你看能承包多少?”

姚廠長找安夏,就是不想自己出錢做宣傳推廣,純純的想白嫖。

沒想到,安夏居然反向跟他哭窮,還要他出路費,這顯然是違背他的初衷。

姚廠長就立馬轉了口風:“這個嘛,啊,哈哈……其實我們周轉,也需要資金的,一輛車下了生產線,就是壓了所有的零件錢,得賣出去才能回來……也很不容易啊。”

兩人心照不宣地互相哭窮一番。

在和諧友好的氛圍裏,安夏結束了對長劍汽車廠的訪問。

長劍不中用,別的公司還是很中用的。

已經結束的車展上,紫金公司一分錢沒花,蹭了人家八個汽車公司的展位,賣他們的輔助駕駛設備。

精心剪輯的宣傳片裏,輔助駕駛設備簡直如同逆天黑科技一般:能預測山石何時塌方,能判斷什麽時候下雨,能測定泥土中的水份含量。

最刺激的還是在通麥天險的橋上那一段,攝像頭清晰地記錄下那輛車一點一點脫險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