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7頁)

有一個專門生產紡織機械設備的廠長找到華北區的銷售,問他們能不能保證他的機器賣出去了,一定能收到錢。

國內紡織廠壓錠的壓錠,倒閉的倒閉,終端客戶都混得如此之差,誰還會再來買新的設備呢。

這位廠長從學徒工開始在廠子裏開始幹活,一點點的升了上去,他對廠子有感情,對廠裏的人也有感情。

他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廠子成為新聞報紙上已倒閉工廠的數字中的一個。

一個五十九歲的人,別人都在忙著給自己安排退休後的生活,他還在滿世界尋找讓廠子解困的方法。

他甚至為此學會了用手寫板在紫金論壇上留言,發的第一貼《有沒有紡織廠要買設備?》

還被管理員當垃圾廣告貼給刪了。

他買了一份五千塊錢的行業信息,付錢的時候已經想好了這五千塊錢會打水漂。

完全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

從頭翻到尾,他都快絕望了,發達國家看不上普通的紡織機械,相反,中國還得從那些國家進口。

終於在縫縫裏看到了一個國家:越南。

正準備大力發展包括服裝制造業在內的制造業,錢不是很多,技術不是很高,正統老歐洲也不能把關鍵核心交給他們做,他們廠生產的普通機械剛好符合越南制衣業的要求。

現在只有一個問題,這批設備出去沒問題,錢能不能順利回來?

畢竟雙方打了十年,剛緩和三年。

總覺著對方不是好人的樣子。

姜華對此事很積極,因為他聽說安夏打算專門成立一個信息研究所,負責全球信息收集和分析,然後再賣出去。

他,身為全公司第一個成功賣出信息的銷售大區總監。

要是能一手促成信息而做成第一筆大的外貿訂單。

而且,還是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媒體肯定會大大宣傳一番。

到時候信息研究所裏,還能沒他的位置?

姜華為了撮合雙方成交,也親自跑了一趟越南,就為了考察工廠的情況。

由於長期戰爭,九十年代初的越南男少女多,男人在家都跟大爺似的,不幹活。

制造工廠這種不需要重體力勞動的地方,更是烏泱烏泱的女工,安夏去的時候,沒有任何感覺,同性看同性,如同一滴水掉進了大海。

所以,安夏也沒有提醒姜華。

姜華做銷售出身,會說話,嘴巴甜,一笑起來也是個俊朗後生。

他到制衣廠,翻譯隨機攔了個女工問路,姜華就被強勢圍觀了。

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為是單純的好客,看外國人稀奇,國內看到個金發碧眼的不也差不多麽。

於是,他還跟人大大方方笑著揮手,打招呼,為自己如此受歡迎而開心。

廠長聽說姜華可以賣紡織設備給他們。

但是要看看他們的履約能力,一高興,把他們跟國內合作的一些公司名字都報出來了。

有了名字,就好查。

姜華了解到這些服裝公司確實都有讓越南代工的訂單,且已經做了好幾單了。

有未履約訂單,至少不怕他們突然消失。

姜華決定在越南留到國內把機器發來,越南把錢給國內打過去,徹底完成這筆交易。

然後,他就帶著中國的機器在越南工廠運轉的照片回去,宣傳一把。

來得很快,除了機器,還有幾個安裝師傅。

安裝師傅除了裝機,還順便教怎麽用。

出於對客戶的客氣,姜華和安裝師傅都對廠裏的姑娘們都笑臉相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當晚,姜華回旅館,門口站著一個挺漂亮的姑娘,不知守多久了,姜華記得她,是白天的時候問了他許多問題的。

姜華身邊沒翻譯,姑娘不會說中文。

有時候,男女間的交流不需要用語言。

如果一個女人被男人這樣蹲守,就算對方再帥,也會嚇一跳。何況上來就用行動表達思想,以前再喜歡,也瞬間下頭。

但是男人不一樣,姜華覺得自己可帥可有女人緣了,他欣然讓姑娘進門。

姑娘去洗澡了,姜華打算在電腦上記一筆今天的工作日程,再跟姑娘深入交流。

不料,鴻雁上彈出了安夏的消息,問他情況怎麽樣。

他如實回答:“設備已經簽收,錢也打過去了。明天就可以回國。”

安夏跟他又說了許多,一直說到姑娘洗完澡出來,貼在他的身邊,開始親吻他。

姜華心猿意馬,無奈安總的話太多,還都挺重要,涉及到他有沒有可能進入信息研究所。

終於安夏跟他的聊天快要到尾聲,忽然,不知道為什麽,安夏那裏跳出一行字:

“沒事別招惹越南小姑娘哦,不然說不定她要表演一個血濺當場。是你的血還是她的血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