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訴(第2/3頁)

台下的大一新生,只覺得震撼,覺得這場演奏水準超過了他們的認知。

雖然在場的大部分學生,都聽過《梁祝》的音頻,但聽音頻和現場交響樂團的演奏,完全是兩個概念。

因此,現場聽到長笛博導倪月生的笛聲,怎麽能讓人不心生贊嘆。

大一的新生只是覺得贊嘆,知道這場演奏好,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

在場還有很多讀研的學生,樂理知識更完善,音樂素養更高,聽到倪月生的長笛啼鳴,紛紛搖晃著腦袋贊嘆不已。

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頂級的享受,一場器樂演奏領域的盛宴。

隨後,雙簧管、單簧管等樂器陸續進入。

不同樂器的音色交疊在一起,讓曲調層層遞進,創造出靈動的音符,在空間中回蕩,勾勒出了一幅鳥語花香、風和日麗的優美畫卷。

而且,每一組樂器的首席,都是東音的教授,有些甚至是博導。

水準之高,已然是國內天花板。

緊接著。

一直閉目聽著音樂的陸湘兒,將琴弓緩緩搭在琴弦上,開始加入演奏。

這曲《梁祝》是小提琴協奏曲。

這就意味著,其他樂器都是為了輔助小提琴,而且是輔助陸湘兒這一把小提琴。

如果只看年紀,陸湘兒幾乎是整個交響樂團裏最年輕的。

卻有這麽多的教授,為她協奏。

然而,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因為她值得。

仿佛這首曲子,就是為她而生。

又或者她就是為這首曲子而生。

陸湘兒奏出旋律,小提琴的琴聲高低婉轉,靈動跳脫。

仿佛是一個青蔥少女,情竇初開,遇到了一位心上人,讓人日夜思念的心上人。

小提琴在訴說情竇初開的心事,甜蜜又緊張,百轉千回,欲說還休。

隨後,鋼琴的琴聲傳出,仿佛是在與小提琴在對話。

如果說小提琴是在傾訴少女的心事,那麽鋼琴的琴聲就是心上人的真摯回應。

鋼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婉轉纏綿、又難舍難分。

這溫柔甜蜜的愛情,讓人心馳神往,讓人如癡如醉,讓人羨慕,讓人感慨。

配合著其他樂器,幾節的樂器對答,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整個交響樂團以恢宏的旋律,共同演奏出愛情。

讓台下的聽眾,仿佛能從曲調中,聽懂其中男女心意。

恢宏的旋律,仿佛一下子天地都豁然開朗,萬物都在為這份真摯的愛情祝福。

……

曲子演奏到這裏,在場的校領導、教授,還有學生,都深深陷入了這讓人如癡如醉的曲調裏,心向往之。

誰不想要得到這樣一份真摯、唯美的愛情。

但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愛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

台下的學生,聽著這悠揚的旋律,心中有很多話想說,但又不敢說,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音符。

曲子演奏到這裏,交響樂團的演奏慢慢停下,轉換成了小提琴的獨奏。

這一段小提琴獨奏,是這首曲子最關鍵的一段。

這場演出是否精彩,就要看獨奏的小提琴,是否能演繹好這一段。

陸湘兒閉上了眼睛,縱情的拉著琴弓。

在她的心底,這首曲子就是為她而作的,她就是曲調裏的祝英台。

每當夜晚,思念心上人的時候,她就會一個人站在陽台上,拉奏這首曲子,向世間的音符傾訴心中的情愫。

自從第一次在奧運會開幕式的舞台上公開演奏這首曲子之後,她不知道獨自演奏過多少次。

仿佛曲子的每一個音符,都融入了她的血液裏,融入她的腦海裏,融入她的靈魂裏。

她不需要樂譜,不需要指揮,只需要將心中的情感通過琴聲宣泄出來。

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融入骨髓的演奏節奏下,這段小提琴獨奏,仿佛已經和她融為一體。

在她的腦海裏,仿佛浮現出了兩個人同窗讀書的歡樂時光。

那本應該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同窗故事,但她卻看到了一個人的臉。

只不過,在這一段華彩樂段裏,卻有一絲絲遺憾。

這一絲隱藏在琴聲裏的遺憾,十分難察覺。

現場上千學生,沒有誰能夠聽出來。

不過,台上的幾位博導,別特是倪月生、何兆林,都聽出了這段小提琴獨奏的特殊之處。

明明是講述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書院同窗讀書的歡樂樂章。

曲調裏,卻藏著一縷遺憾。

如果只論《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背景故事,這一段樂章,表達的應該是歡樂的讀書時光,不應該有這一絲遺憾。

然而,人的演奏,和CD音頻,和電腦合成音頻的區別是什麽?

那就是人的演奏,有情緒的表達,在細微處,有不一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