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科學家的偉大腦洞(第2/3頁)

陳瀟想做的就是搞管束磁懸浮列車。

也就是磁懸浮列車在真空管內行駛,推動力,制動力靠的就是電磁力。常溫超導材料做成的磁懸浮導軌,可以讓電力無損的情況下最大化利用起來,推動力和制動力將會達到最大。

同時,常溫超導材料做成的列車外殼,或者是列車底座能跟磁懸浮導軌產生超導效應,完全懸空起來。

然後加上真空管,速度無法想象。

現下的技術大約是每小時五六百公裏,還只是實驗室模型階段,一旦通過常溫超導材料搞出來,那就得每小時一千公裏起步,最高甚至可能會達到兩千公裏每小時,比飛機還快。但具體的還得看電量的供應方式,真空度。

“沒問題!我就是個工程院的院士,我來設計管束列車的施工方案!”

“我來設計管束列車的外形!”

“都真空了,外形有什麽用?方體的利用率最高,直接設計成長方體就行,我都會!”

“起碼好看不是?”

“別整這些有的沒的,還得考慮一下車體的制造,磁懸浮導軌的涉及,尺寸,讓最小的電力產生最大的動力。”

陳瀟剛要說什麽,根本插不進嘴,這裏的都是大牛,他們討論起問題,諾貝爾得主都不好使,誰來都得撅兩句。

“現在我們分組,太亂了。施工的一組,外形設計的一組,材料的一組,傳動的一組。”

“行!”

然後全都湊一起討論問題了,陳瀟笑著離開了虛擬世界,有這群大牛,真心省事,剩下的事情找人對接就好。

牛人多了就好辦事,不到三天,大體框架就形成了。

導軌,列車就按照現有的夏國標準制造就好,也不用特意重新設計,免得還要新開產線,陳瀟是個重效率和實質的人,不會為了標榜自己的優秀特意搞一套標準。(蘋果表示:你踏馬在念我的身份證?)

只需要在導軌和列車底部均勻塗抹常溫超導材料就好。

推進的方式也做好決定,就是采取全車推進方式。

換句話說,列車底部跟導軌的常溫超導材料管的只是把車子懸浮起來,推進的話依靠整個車體跟管束空間內的磁場相互作用。

如果光是底部發力,底部刹車,那些常溫超導材料勢必因為巨大的力量而導致脫落或者變形。

試想一下,一輛很重很重的列車,搭載很多很多的人,以超過一千公裏每小時的速度飛馳,需要多大的推力才能提速,又需要多大的阻力才能降速?

況且中間也有站點需要下來,頻繁啟動,停止,常溫超導材料抗沖擊性就真的這麽好?既然如此,就讓全車來承擔這樣的壓力吧。

如此一來,長方體車身的設計顯得特別合理,車頭車尾堆積厚度就行,用來承受巨大的力量,設計師高低不同意,說是太難看,況且,堆積厚度也可以學學坦克的裝甲,來個反斜面,有效厚度提上去,還不用看起來那麽厚。

“你知道個錘子,知道動能定理嗎?千噸列車,上千公裏的時速,多少動能了?反斜面能抗住?”

“你的語氣跟我中學老師一樣,你知道個屁!就是因為動量大了才要設計成反斜面,有個緩沖。”

“都閉嘴!真空環境考慮什麽沖擊!反向噴火來停車,學學火箭唄,考慮車身整體強度!”

“哈哈!乘客們還得是宇航員的身體素質才能乘坐了是嗎?不然的話,速度變化那麽大,誰能扛得住?你們到底行不行,別整這些有的沒的!”

三天時間搞出了大體框架,但是也發現了太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兩點,一個是管束通道的材料問題,需要夠硬,還需要夠軟,能扛得住真空和大氣壓強的落差,能承載車身與導軌的重量。不要以為在地面上搭建個圓形的管子就完事,以後還得設計空中道路呢!

第二個問題就是啟動和刹車問題。啟動太快,乘客就會感受到該死的推背感,然後胸悶,甚至是肺部爆炸。

人體極限是8G或者10G,也就是8到10個大氣壓強,這已經是宇航員的數字了,普通人也就三四個就得暈了。

要是超高速過程中刹車,大家直接就得被座椅安全帶切成兩段!

這個看起來更加的無解,要是做不到這一點,真空管束列車就只能永遠點對點傳輸,慢慢加速再慢慢減速,就跟飛機的方式一樣,這看起來似乎也不錯,不遠不近的人就很難受了,還沒加速起來就得開始停車,還不如搭乘高鐵呢。

陳瀟看了一會,只能讓他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其實已經是航天領域要面對的問題了,不解決這個問題,以後想太空旅行,那就是空談。

“還是得開發能量立場抵抗慣性,人類太脆弱了。”陳瀟很務實,先做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