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王修道(第3/4頁)

有功勞的將軍皇帝是喜歡的,功勞太大的將軍就不好說了,有一個詞叫做功高震主。

“此時還不能動酈將軍,陛下,清河王還需要酈將軍震懾。”丞相看似求情實則拱火。

“那酈將軍又是誰來震懾呢?這成國大半的將領與他故舊,是不是他振臂一呼,這成國就要變了天。”皇帝忍不住說。

身為皇帝誰不怕呀,君王們總說天命在我,天命在我,有些說的自己的信了,盲目相信天命,最後皇位沒了才知道自己有個屁的天命。

皇帝他不是這樣,他十分明白,酈平遠現在的影響力,特別汐水之後,成國已經沒有誰能壓得住他了,如果謀劃好了,改朝換代也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酈將軍赤膽忠誠,是不會做出篡逆之舉的,此次送還兵符就是證明。”丞相這時候說酈平遠忠誠,還不如不說。

“篡逆呀,他倒是還沒有這個心思,但是也架不住別人鼓吹,他一次不心動,之後也不心動嘛?他心動一次怎麽辦。”皇帝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如芒在背的威脅,哪怕酈平遠告病也不能緩解。

期望臣子的忠誠是有多寬的心呀,人心多變,或許上一刻還是一種想法,下一刻就是另外一種想法,當初司琴盛京也是以忠義著稱,後來呢,知人知面不知心。

“陛下說的是,可是現在酈將軍聲威日隆,要怎麽處理呢。”丞相露出頭疼的表情,擦擦額頭冒出的汗水。

“謀反,只能用謀反的辦法罪名消滅他了。”皇帝面色冰涼,皇帝的傳統藝能,誣陷大將謀反。

“陛下,對方魚死網破怎麽辦,現在除了皇城的士兵,還有多少帶甲之士是您能直接指揮的,這樣不妥。”就是在拱火,但是他說的也算半個事實。

封建國家的通病,認將領,不認皇帝,酈家在軍隊裏盤踞這麽多年,酈平遠麾下部將,朋友遍布軍中,到時候皇帝宣布酈家謀反,大家聽皇帝的還是聽將軍的,誰說的準。

特別酈平遠剛剛打過一場滅國級的漂亮仗,做他的對手,是要有心理壓力的,你叫普通士兵是聽從所謂皇帝的覺得命大,還是聽從汐水之戰贏了幽國的酈平遠命大呢,就算一半聽皇帝,不對三分之二聽皇帝的,以酈平遠的能力,三分之一的軍隊打三分之二,很難嗎?

“那丞相你是要朕忍著,忍到酈平遠真的生病老死?”皇帝越發不自在了,或許很多人會嘲笑他愚蠢,但是當你面對一個軍功頂天的大將軍,沒有信心他是否一直會忠誠的情況下,獲得的結果也只有一個字,殺。

“要熬死已經練氣化勁的酈將軍,這可不容易,微臣的意思是,要做此事,隱蔽,卻迅捷如雷霆,震懾眾人,短時間內把所有的相關人員處理,至少一個酈家人都不能讓他們跑出去,不然逃走了的酈家人勾連鎮邊的將領,後患無窮,同時要防備清河王等在這種問題上發難。”

丞相的話語沒有感情,酈家全死了他最開心,但是不能像是皇帝說的說殺就殺,那樣還不知道誰殺誰呢。

“那朕要怎麽辦呢?”皇帝表情變得著急,他也想像得到如果放跑了酈家人會是怎麽樣的一種場景。

“先給酈將軍加封,明升暗貶,讓他退出軍隊,然後懲治一下酈家最近到處惹事的酈承志,降低酈家的警惕。”丞相建議說,就是建議的又感覺不是安撫,而是激怒。

所以皇帝也就直接問了:“這樣確定不會惹怒酈平遠嗎?”

“恰好可以讓酈將軍安心,他是聰明人,巴不得淡出陛下您的視線,就是度要把握好,做到這樣剛剛好,其實微臣也不建議陛下趕盡殺絕,這樣架空了慢慢安排陛下的人就好,畢竟酈將軍有大才。”丞相規勸說,只是他的勸說皇帝已經聽不下去了。

“安排人,不止一次安排人,結果呢,根本保障不了這些人的忠誠,安排進去,不知道後續會有多少人聽朕的。”皇帝說起這件事,就有些難以控制情緒,安排的人酈平遠也是正常舉薦,他都分不清到底是他的人還是酈平遠的人。

“那是以前沒有大將軍這個職位,現在既然升了酈將軍,之後自然就能挑選一個聽話的接任這個職位,而且不比酈將軍,接任者可以想換就換。”

丞相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以前的酈平遠牢牢抓著大將軍的權位,自然軍隊將領的任免都要經過他的手,現在換個新人,方便把水攪渾。

“好就這麽辦,接下來就是怎麽對付酈家了,短時間,一次性要把酈家人全部抓起來,丞相,你有什麽計策?”

“依微臣看,酈將軍確實也有引退的意思,而且宮內還有酈貴妃,陛下其實不必太過憂慮,況且清河王還要酈將軍震懾,請陛下三思。”丞相再次勸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