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江南適合搞紡織(第2/2頁)

她言語客氣,文人們更是再客氣一萬倍。不提西林覺羅側福晉的才名,也不提她是個出資排戲的大金主,單憑她撈過方苞,昨日之事又足可見她是位仁義王妃——文人們誰不盼著以後自己出事兒有位知己權貴撈一撈啊!!

如此權貴就該出門交際,做朝廷和文人的紐帶嘛!她不出門可多浪費人才!

在場的文人們於昨日事更有一道信息來處,王妃還跟著袁書生一道參加文會呢!

這可太好啦!一個袁舉人青年才俊,雍王都賜金賞銀,老夫年過半百就更不必避諱了!雍王爺,一點不潑醋的奇偉男子!不愧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眾文人互吹了一通淩霄的才華與仁義,懷念一番去年去世的江南文人之友曹寅曹大人,品著台上《桃花扇》,快樂地散了場。

《桃花扇》是昆曲傳奇,足有四十余折,要連演幾天才能演完,大家約定明天下午繼續看,淩霄又格外邀請大家明日上午往紡織廠參觀。

紡織廠已經初具規模了。

淩霄眼裏的初具規模,足以把文人們都幹沉默了。

看看這排列整齊橫平豎直的數百台織機,看看齊齊整整上工的紡織女工們,一匹匹布帛流水般源源不斷下機堆疊。

江南紡織鄉,這些布匹不算精細,勉強算做中等。可文人們再不辨菽麥,總也懂得這些堆滿了庫房的布匹,可蔽風寒。

……這?從前沒聽說曹颙這麽能幹啊?曹寅那樣精幹的人才,做織造二十年,也從來沒整出來過這樣的奇跡啊!

陪同參觀的曹颙聽見一兩句私語,連忙說道:“這都是博士之功!”將淩霄從京城帶來新織機,不吝錢財鼓勵創新,京城織娘們和江南工匠溝通改進,萬大人忙完煤廠又辛辛苦苦來從頭架起了紡織廠的框架一一說明,說到激動處恨不得挨個認個幹姐姐!

“當年黃道婆衣被天下,如今側福晉之功不下黃氏!”曹颙激動得紅了眼,幾乎要振臂高呼,“功在千秋!利國利民啊!”

我曹家的虧空有救了啊!!

雍王爺抄家砍頭那麽狠!全江南嚇得瑟瑟發抖!只有我曹家,有先見之明,牢牢抱住了側福晉的大腿!

這都是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啊!省親行宮沒有白建!感謝萬歲爺前些年南巡給了我們曹家建行宮的機會!建,還可以再建!任何銀子花出去都是有意義的!

千金為萬歲爺散盡,因他兒媳婦還復來哇!

文人們:“……”

文人們和曹寅交遊頗深,曹家的情況他們多少也曉得些,如今見曹颙這副模樣,忍不住想,看來給我們排戲的還是小錢……

“我倒是有一事想請諸位先生們幫忙。”淩霄含笑說。

文人們踴躍極了!何須說幫忙,博士盡管吩咐就是了!

一樁小事,請大家回去把今天的參觀感受寫成文章罷了。這等風雅事,潤筆費是沒有的,但是可以一人拉一車布回家!

這是文人幹慣的老活兒了,眾人當即應下,表示一定給側福晉揚揚名!

淩霄卻搖頭,示意他們去看辛辛苦苦工作的織娘們,江南不缺會紡織的女人,卻極缺能出門幹活兒的女工。原因是很多的,生理上小腳不便行走、法律上財產權得不到保障等等,最根本卻在於男耕女織的小農社會不能再生產工業社會的勞動力。

江南,紡織中心兼文化中心。眼前的這些人嘛,煽動一下輿論還是足夠的。

文人們一聽淩霄廠長的細致要求,互相對視一眼,心說側福晉畢竟還是女人,所思所想都是女人的事,放足雲雲,是一般男人們再想不到的。

“先生們可要好好地寫啊!”曹颙挨個握著先生們的手細細叮囑,“這車間裏的女工都是好不容易才湊齊的!日後兩江都要開分廠!我江南那麽多紡織高手,如果到時候招不滿女工,可要鬧大笑話了!”

織造衙門的虧空擎等著還呢!

眼前都是看曹颙長大的叔伯們,曹颙著急到最後,幹脆就直說了:“織造衙門的虧空全指望著這織造廠的分紅,虧空早一日還清,先父在九泉之下也可安眠了!”

我的摯愛叔伯們,織造廠的招工宣傳你們可要好好的寫啊!

文人們:“……”

你都把曹寅擡出來了我還能說什麽。

淩霄無聲轉頭看向旁處,忍著不要讓自己笑得太明顯。什麽男人女人,利益拉滿,都給我宣傳先進文化!

江南辦紡織的最大優勢在於織造衙門沒錢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