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超越時代的火器

吳城。

隨著正月的到來,這裏四處開始張燈結彩,逐漸有了過年的氣氛。

畢竟朱元璋也來了,作為大明皇帝,當然要把排場搞起來。

不過這裏的漢人百姓並不多,大多數都是路過的商人。

只是聽說陛下南巡到了吳城,並且還會在這裏過年,越發多的大明商人朝著這邊趕了過來。

對於他們來說,陛下在的地方,就會有一種家鄉的感覺。

海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舒服,他們長期漂泊在大海之上,總是要面臨數之不盡的危險。

這些危險有些是來自於大自然,有些則是來自於其他商人。

雖說在靠近大明的海域,因為大明水師的鎮壓,不存在什麽海盜之類的,但是海上的事情,誰能管得了那麽多。

茫茫無際的大海之上,別說是死幾百人,哪怕是數千上萬人,也不會有任何的響動。

大海是最好毀屍滅跡的地方,朝著海面一丟,什麽都不需要管了,哪怕是包青天再生,狄仁傑現世,也不可能查出任何的蛛絲馬跡。

因為開海的關系,加上現在大明的工業越發繁榮,也變相的刺激了海上繁華。

萬國商船來往更加的密切,但凡是沿海的國家,都會投入到這海上貿易中來,巨大的利益推動,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絲綢之路。

比起做買賣來,毫無疑問黑吃黑來得更快。

也許只需要打劫一條商城,就會獲得難以想象的財富。

大明的商船並沒有那麽好打劫,一般來說都會配備強大的火力,火繩槍或者火炮,普通商船連近身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一般來說大部分大明商船都比較講規矩,很少會有打劫的舉動。

或許是因為看不上,或許是因為忌憚大明律法。

而在大明,除開絲綢,茶葉,瓷器等暴利潤的貨物之外,目前最流行的火繩槍,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火繩槍隨著不斷的裝備軍中,已經是在大明軍隊徹底的擴散開來。

並且大量的兵工廠於各省建立。

火繩槍的工藝說起來並不算復雜,主要還是在設想方面,即便是顆粒火藥,也只需要幾次摸索就能達成。

唯一有點技術難度的,大概也就只有火彈了。

只是隨著大明的火藥工匠越來越多,火彈的技術保密也很難不泄露。

這年頭,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律法都沒有束縛的可能。

一些大的家族,已經是在暗中開始構建火藥工廠了,然後通過海上貿易賣給其他國度。

工藝粗糙不是問題,價格昂貴也不是問題,這些地下工廠所產出的火繩槍,已經成了最受歡迎的貨物。

即便是朝廷已經發現這樣的違禁品存在,並且開始進行嚴查,甚至於不少家族被發現而導致滿門抄斬,後繼者依舊趨之若鶩。

地下工廠的建設,也變得更加的隱秘起來。

這些地下工廠的選址,往往是在人跡罕見的地方,遠離大明城池,搜尋的難度很高。

甚至有一些大家族,幹脆找海上偏僻的荒島,在上面建設火藥工廠,然後走海路進行販賣。

這樣一來也能很大程度的避免在港口就被查探發現。

目前來說,火繩槍的技術不管是在南洋地區,亦或是在更遙遠的國度,都開始蔓延開來。

畢竟這樣的單兵作戰神器,或許在大規模的軍團戰爭上表現要差勁一點,可小規模的對戰上,幾乎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造價。

火繩槍的造價低廉,拋開人工來說,一兩銀子就能造幾支了,況且地下兵工廠還會對材料進行節省,根本不會說考慮耐用,只要是能夠開火,也就無所謂了。

這些火繩槍出廠是不會通過檢測的,更不會有什麽試射,只要是做出來了,就只能進行販賣。

對於炸膛來說,早已經是司空見慣。

是否在瞄準敵人的時候把自己打死,這個就需要看上天的垂憐了。

不過一般來說,至少在前面十幾發,還會是比較穩定,畢竟多數是劣質材料,承受不住是很正常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更加符合火器走私商販利益。

若是一把火繩槍還能用上個一年半載,搞得跟官府制作差不多,那後面的怎麽賣得出去。

“還真是沒有什麽安全感啊。”

朱英帶著幾個侍衛在吳城內散步,視線所見的商人,包括他們的護衛們,幾乎清一色的都帶著火繩槍。

不僅僅是漢人,包括是其他國度的商人。

畢竟這裏不是大明直屬領地,沒有禁槍的律法,顯然朱允炆跟呂氏也都沒有在乎這麽多。

“雖然他們所攜帶的火繩槍看上去很粗糙,但隨著需求的出現,好的槍支將會逐漸淘汰其他的殘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