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2/3頁)

更多的人口,才能讓大明更加的繁榮。

在鼓勵生育方面,朱英首先提出賦稅減免政策。

一戶之中,但凡生出三個子女往上者,在賦稅方面,要享受一定的優惠,並且當地官府,要相應的給予扶持。

比如安排工作,保障一定的生活開支。

而新出生人口戶籍統計,將會計算在各地官員的功績之上,若是管轄境內人口增長過於緩慢,可算是要追究責任的。

第二條,便就是發展農耕。

糧食才是根本,即便是高產作物產量不錯,但那也要有人去耕種才行。

沒有化肥的如今,在總體產量上,主要還是依賴於土地肥力。

普及循環土地肥力,是各地官府要展開的重要工作。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瞧。

在沒有化學肥料的前提下,如何去保存土地肥力,這裏頭可是要很多的說道。

這個發現點,是源自於現在主持農學堂的朱橚。

朱橚目前並不固定在京師,經過特別批準之後,他有著通行大明全國的權力,並且隨時可以征召衛所軍隊進行謝協助。

而朱橚也沒有讓朱英失望。

不說現在沒有更高的成績,但是匯集各地農業知識,就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而在土地肥力上面,朱橚通過驛站送回來的書籍裏就有講述。

每當水稻種植完之後,就不適合繼續種了,就要換一茬其他作物。

水稻種植之後,土壤會產生很多的蟲,包括是一些損害到水稻的病氣。

換原來破壞水稻的害蟲所不吃的作物。

經過這一茬作物的時間過去之後,很多吃水稻的害蟲便也就餓死了,而土地中對於水稻病氣的殘留,就會得到極大程度的釋放。

而經過兩輪的種植之後,土壤開始變得貧瘠起來。

便就開始種豆。

為什麽要種豆,其實朱橚也沒研究出一個所以然來,只是知道種豆的話,可以讓土地恢復肥沃起來。

其實按照後世科學的說法。

種豆,它裏面會產生根瘤,根瘤就會生出固氮。

固氮的功能,便就是釋放氮肥,然後把氮固定在土壤,而到了下一茬再種的時候,土地的肥力就起來了。

這樣的經驗,並非是所有農家都在實施的。

只要少部分農戶掌握了這個方法。

而朱英就是要把這裏頭具體的方法,普及到所有的農戶中去。

前邊說的是一個大概,聽起來較為簡單,實際上也是屬於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這對於每個地方不同氣候的作物,也有所要調節。

這等神州數千年來的智慧,自然是要傳播到整個大明中去。

關於這方面,自然就是由朱橚來負責了。

而第三條,便就是興修水利。

水利建設惠國惠民,亦是長久之根基。

在這一點上,朱英從國庫中拿出大筆錢財作為專款,由群英商會牽頭,對大明全國各地進行水利建設。

這也是未來十年乃至於十數年工部的頭等大事。

這次的水利建設,可不僅僅只是在於郡城,府城,更是要輻射到鄉鎮村寨之上。

尤其是對於水稻有好的種植條件地區,更是要進行一個大力推行。

第四條上,才是關於經濟貿易之事。

首當其沖的,自然就是海貿之上,朱英要打造海貿特區,鼓勵發展造船業,不僅僅是衙門中,包括民間造船,也要加以扶持。

扶持方面首先就是賦稅之上,在造船前期給予極大的優惠政策,而後包括造船所用土地,也要給予一定的優惠。

水師這塊,也會經常性的出海進行一個巡邏保護,打擊海盜。

但凡是大明周邊海域,不允許有任何海盜的存在,必須要集中力量予以毀滅。

而對於水師,朱英也開始增加其軍餉開支,包括火器等軍備支持。

四大基本國策,是今洪武二十七年至洪武三十年的發展根本。

所有官員,各地衙門,都必須要對此進行扶持和發展。

四大國策同時刊登於京師邸報之上,遍傳中外。

在四大國策之下,自然還有許多發展方向。

比如說教育的普及。

首先是官話的傳播。

目前的大明官話,便就相當於後世的普通話差不多,而朱英的要求是所有教書先生,在教授學子的同時,必須要使用官話教學。

在這一點上,倒也不算是太難的事情。

因為但凡是讀書人,都是奔著考取功名去的,而學習官話也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否則要是到了京師,官話都聽不懂,那還怎麽去當官呢?

除了統一官話之外,還有各地學堂的建設。

按照朱英最新令旨,但凡是五百戶往上所聚集之地,必須要興建教學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