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待到來年春開時(第5/6頁)

聽到這話,大家頓時就意識到事態嚴重了。

釜山國師那邊,可是有二十萬大軍,即便聽說有八萬大軍去了對馬島,可剩余十二萬大軍,也不是什麽好惹的。

開京拒城而守,十二萬大軍自然不存在嚇住李成桂。

開京作為現在高麗王都,在城池建設之上,也是較為堅固。

加上城中數萬守軍,哪怕沒有任何馳援,隨便守個數月都不是問題。

但問題就在於,國師十二萬大軍回轉開京的話,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在名義上,道衍是高麗國師,這一路行來,不用多想,自然四處搜集糧食。

沒人會認為,十二萬大軍路過之地,會出現什麽秋毫不犯,只怕是一路掃蕩著行來。

再就是在政治上,也很難作。

守城是不可能守城的。

若是守城,等於是將開京城外的所有地方,都交由國師了。

且在名份上來說,國師可是僅此於高麗國王,比他李成桂大將軍,還要高上半截。

這就很尷尬了。

到時候一番作戰下,反倒是李成桂這邊,可能會成為亂臣賊子。

冷靜一番,李成桂沉聲問道:“王宮之中,是否也有急報送去。”

那驛卒回道:“稟大將軍,王宮也有一份急報,已然送達。”

李成桂狠聲道:“好個國師,真是做事滴水不露。”

得到消息後,李成桂擺擺手,讓驛卒退下。

而後就地盤坐。

立即有仆從過來,為李成桂收拾,擺正案台,斟滿酒杯。

“諸位議議,如今國師糧食緊缺,吾等該當如何。”

此時,李成桂也只能是把這個難題,踢到下屬文臣武將這邊來,看誰能不能想出個好點的主意。

顯然,這種難度的事情,過於為難大家了。

良久,無人吱聲。

“難道你們就一點辦法都不能給本將軍想想嘛,還是要本將軍忍下這屈辱,給那漢人國師,送去大量糧食,供其享用嘛!!!”

李成桂怒不可遏的大聲咆哮。

眾人不敢作聲,而有一魁梧將軍眼神中異色閃過,隨後站起身來,抱拳躬身喝道:“但憑大將軍一聲差遣,某便就率領五萬大軍,直奔釜山而去,定要那道衍國師,乖乖聽話。”

李成桂聞言,剛想發怒,不過看到那魁梧將軍,怒氣漸漸消散。

這將軍李成桂極為熟悉,相當初在戰場上,曾經多次舍身救自己性命,若沒有他,自己還能不能坐在這裏都未可知。

一抹贊許從眼神中閃過,自己終究還是有幾個得力親信。

擺擺手,李成桂道:“勇氣可嘉,不過這等魯莽之事,往後休要再提。”

聞言,那魁梧將軍眼神閃過極為強烈的遺憾之色,李成桂見了也沒在意,他知道魁梧將軍尤愛打仗,只當是不能打仗而遺憾。

不過在這一番打擾過後,李成桂也沒了問話的心思。

長長吐出一口氣,緩解心中郁悶,最後強忍著說道:“都議議吧,國師畢竟是我高麗國師,那十多萬大軍,亦是高麗子民,自當不能眼睜睜見其餓死。”

“不過國師的信件中,並沒有說需要多少糧食,大家看看,該是運送多少糧食過去。”

李成桂話音落下,場內一陣沉默。

半晌後才有一文臣作揖道:“臣認為目前國師有軍十二萬,自有三十萬石,便可足夠。”

緊接著,立即有文臣反駁道:“不妥,三十萬石,不過十二萬大軍一月消耗,且馬上便是正旦,不可過於限制,依臣所見,當有四十萬石方可。”

隨後,又有反駁聲響起:“不妥不妥,不僅僅是米麥,戰馬草料,柴火棉衣,都當需要,這嚴冬將至,必當有禦寒衣物方可。”

“且嚴寒按慣例,當以持續將近兩月,糧食當一次備足,得以過冬,否則半道缺糧,再次運輸損耗極大。”

李成桂直感覺腦袋疼。

這些個文臣,一個個越發離譜起來。

然他心中清楚,國師沒有寫明需求,就是要更大的需求。

這個中的意思,便是擺明了不滿意,就會帶領大軍趕來。

李成桂還能怎麽辦呢,在現在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和道衍國師作對的。

唯一的期盼,就是在明年開春後,征伐倭國讓道衍國師損失慘重。

到了那個時候,他才可以有機會去重新奪回自身的一切。

千裏之外的朱英,自然是不知道高麗的一切。

信息的傳播,也沒這般迅速,得到消息後,怕是都已經是正旦節後了。

即便是知曉,朱英也不會在乎。

黑衣宰相姚廣孝,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也就不可能名垂青史了。

那次給姚廣孝籌集糧食的事出了岔子後,朱英便就書信一封到高麗釜山說明情況,便也沒怎麽管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