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鷹揚(第2/5頁)

“豈有三代為相的?”

“就算沒有,有機會能進一步是一步。”祝纓也沒把話給說死了,三代丞相,也確實不多見。

陳萌道:“好。”

“再有,借你們幾個人。我開府,缺人,既然都是年輕人,你們不得給我幾個嗎?”

陳萌樂了:“放到你面前,我是願意的。都有誰?”

祝纓的計劃裏,既要有幹活的,又要有裝門面的,還有當肉票的。陳、施、王家的孫子,劉昆的兄弟她也想弄個來。姚辰英的幼子,嶽妙君的孫子,她都給留了點位置。別的用處沒有,跟京裏聯絡的用處還是要的。

再有,這群人扣在手裏,京城是萬不能短了她的軍資的。而這些人也借此出仕,有個出身再混個功勞,履歷裏寫上一筆。

陳萌道:“不愧是你。”

祝纓道:“你們都想得到,不過沒人做這個掮客罷了。”

“你要是掮客,我們是什麽?不過,冼黨……”

祝纓搖頭道:“他們罵我。”她才不要賺這個大度的名聲呢。有要拉攏的人,就有要打擊的人。

陳萌咳嗽了一聲,祝纓道:“我心眼兒小。”

陳萌道:“施家。”

“還有王、鄭等人,我會去拜訪,向他們討要點兒才俊的。我這就去。”

祝纓不但去了這幾家,連同葉、阮等都打算一一拜訪,第一站卻是鄭府,她要見一見嶽妙君。

……——

鄭府之中,嶽妙君最大,祝纓是宰相,但見前宰相的夫人卻是登堂入室,全無避諱。

這在整個鄭府看來仍然有些新奇,卻也無人阻攔——好像也沒什麽好避諱的。連祝纓身後隨侍的劉昆、祝彤都是女的,甚至不需要鄭府管事、子侄作陪。

嶽妙君坐在池塘邊看魚,這個位置,鄭侯坐過、鄭熹坐過,現在輪到她了。看到祝纓,她扶著侍女的手站了起來:“子璋。”

劉昆、祝彤都稱一聲:“夫人。”

嶽妙君請祝纓坐下,笑道:“大忙人,必有事。”

祝纓直截了當地說:“您對朝政有什麽看法?”

“啊?我?你要問我,我一時可說不上來。”

祝纓又問:“鄭相公門下您總熟悉的,我現在要用人,如今不是謙虛的時候。”

嶽妙君道:“不是我謙遜,我不比你,一直在朝上,內宅婦人,能知道多少國家大事?曉得多少他們的事跡?能傳到我這兒來的,必定能傳到你耳朵裏,何須問我呢?”

“那您,想不想到朝上去?”

嶽妙君微微起身,又坐了回去,帶點失落的笑:“只怕不成。看到二十三娘她們出息了,我也就高興啦。至於我麽……”

祝纓湊了過去,附耳道:“你又不比別人少二兩腦子。沒經驗,就從現在開始留意,總有能用到的時候。東宮未定,我想先定個太子,選一個親娘能幹的,太子的母親就是皇後。願意做新皇後的老師、智囊嗎?

皇帝看著不像長壽的樣兒,為國家計,我得選個合適的人接手,免得國家亂了。我懶得管後宮。你要是顧慮到有家有業子孫掣肘,不願意到前朝來,那就先在後宮。如何?”

嶽妙君呆若木雞。

祝纓又仰了回去:“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她靜靜地等著,嶽妙君沒有呆很久,也坐正了,嚴肅地看著祝纓:“您這想法有些出格。”

祝纓道:“我什麽時候在格子裏呆過?”

嶽妙君抿緊了唇。

祝纓道:“反正,就是預備著。他要能長命百歲最好,再不幾天,人才陸續可用,咱們都能放心。您就當給自己再找點事做,免得在家中枯坐無趣。

否則就能免去又一場動蕩,咱們這就是大功德。你讀書,也知道的,他要是短命對天下不是件好事。

我時間緊,還有許多事做,你得快些給我個答案,我好安排接下來的事。你們家別人的眼光,我不大信得過。”

嶽妙君不由自主地道:“好。”

祝纓道:“那你看哪個像樣?孩子嘛,都說三歲看八十,其實呢,最後長成什麽樣真不好說。大人不一樣,性子已經能夠看出來。您常在宮裏走,哪個?”

嶽妙君湊了過去,輕聲說了一個名字。

祝纓道:“好。”

嶽妙君輕嘆一聲:“其實,有時候母親也做不得準的。譬如嚴昭儀,我後來倒見過一她一面。她說,‘我是那麽的小心,從小教他謹慎,出了自己的地方,別人給的一口水也不喝,一粒米也不吃。他怎麽會幹出那樣的事情?’

她也盡力教孩子了,孩子長成這個樣子,也是出人意料。”

“她那小聰明,不提也罷。我想你總不會只教這些東西的。”

嶽妙君點了點頭。

祝纓道:“二郎……出孝了,職位也該升一升了。我調他去鴻臚,如今西、北都有事,鴻臚也不閑著,他也能歷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