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釋疑(第3/4頁)

姥立下規矩,我照聽、照辦。可要是姥把這規矩空下來,那就大家各動腦筋了,難道會是好事?”

祝青君緊繃的臉因她後半截的話轉晴了一點,輕輕地點了點頭。

各人相繼認同,約定次日晨會後向祝纓進言。

……——

祝煉還住在幕府裏,當晚便叩響了祝纓的房門。

次日一早,幕府晨會,多了祝纓出行之後的安排。

任務分派畢,蘇喆等人暫時散去,又重新聚集,一同往簽押房裏去尋祝纓。

祝纓看到些人一同前來,一挑眉:“你們這是有什麽事?坐,慢慢講。”

蘇喆鼓起勇氣開了個頭:“姥,這條路一旦通了,朝廷兵馬可以由此進入安南、包抄西番,開疆拓土之功,是坐實了吧?”

“對。”

“那……酬功任能,節度使是任能,現在該朝廷該酬功了。”說著,她看了趙蘇一眼。

趙蘇欠身,含蓄地說:“安南如今內外兵患已平,該定制度了。”

祝纓道:“倒也有理。你們呢?也是一樣的想法嗎?”

眾人精神一振,看祝纓表情平靜,才緩緩說了自己的想法,蘇喆說得比較多,她思考得最久。祝煉是比較願意像朝廷那樣,就開科取士,能者上、庸者下。祝青君之前沒有想那麽多,現在倒更贊成祝煉。趙蘇等人比較傾向蘇喆,因為蘇喆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祝纓點了點頭,道:“你們的意思,我清楚了。你們所擔憂的,我早已想過了。”

想讓出了力的人與別人待遇完全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像外五縣,到現在還能做“法外狂徒”,也是因為最初的配合羈縻。到得現在,不是不能強行並吞,或者玩弄權術,但那樣一來信譽就沒了。所以外五縣就是與新四州不一樣。

對眼前的這些人,也是一樣的道理,蘇喆等人是帶著背後家族的助力加入來的,哪怕路丹青,路果最初也給了點土兵讓她帶著。他們付出了多少,按照現世的“買賣公平”就得給他們多少。不但是眼前,還得顧及“以後”。祝纓只給了他們官職,沒有分到更多的利益。整個安南,除外五縣,土地是統歸幕府,也就是祝纓名下的。

以前這些人都還年輕,沒有家室的拖累,有官職、可以參與一項事業就可以安撫下了。現在,他們更多的還要考慮到延續。

祝纓說:“像以前那樣,頭人洞主擁有一切,奴隸也沒見翻起浪來。但現在不可行了。說了一句,讓奴隸做人,我就有了安南。

即便沒有我,朝廷只要有需要,攻城掠地、獲取山民,也是攔不住的。到時候家破人亡,端看朝廷有沒有這樣的決心。你們的祖上,都是經歷過慘事的。後來不過是朝廷打不動了,什麽時候它緩過氣來了,覺得有必要,依舊躲不過。祖輩的生活有危險,就換個活法,如今大夥比祖輩眼界更開闊了,是不是?”

蘇喆等人知道祝纓不會說廢話,都認真地聽著。

祝纓道:“兼並之禍,起自微末,人都有私欲,這很正常,而且只要不受到限制就會一直膨脹下去。就算受到了限制,也會設法打破限制。人往高處走嘛!可是呢,兼並的道理不用我講你們都懂,兼並的後果,史不絕書。”

眾人認真地點頭。

“得讓別人活,自己才能活下去。歷朝歷代無不抑兼並,為了朝廷的賦稅,也是為了不要亂。亂起來,是要玉石俱焚的!

所以我一直在想,不要孩子死了再喂奶,從一開始就要防止兼並。才有了分地、取租。這也不是什麽新鮮招數,朝廷也在用。所以我加了一條——禁止買賣。否則,依舊禁止不了,還是要經過‘大破大立’,大浪淘沙之後,看誰能活下來再現風光。”

她慢慢地說了自己的想法,聽的人也都不覺詫異,因為她一向如此,不吝向下屬、晚輩傳授知識和想法。

祝纓漸漸說明了情況:“安南太小了,又是蠻夷,還有這些女子。人繁衍越來越多,而地方是有限的,想出安南,就會迎頭撞上山外的世界。無論蠻夷還是女子想像在安南這樣活,在外面都是不受歡迎的。南士們已然晉升困難,何況蠻夷和女子?除非把外面變成和安南一樣,否則要出外闖蕩,必然處處碰壁。

且出外闖蕩,安南人可以入朝為官,那朝廷是不是就可以派官員來管理安南?那就不是羈縻了,一應政令也不由安南人自己作主了。出外晉升又難,家鄉又要聽人安排,這個結果大家能承受得了嗎?

所以要守住安南,現在不適合讓外面的手插進來。也不能讓那一套君臣父子倫理綱常侵蝕,信了那一套,就是自己跪著認主子了。後果,不好說。”

“這些糟糕的事情不會馬上發生,可能要五十年、一百年,但我既然看到了,就要做些什麽以防慘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