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喂招(第4/4頁)

她的聲音突然柔和了起來:“有認識的能做實事的卻又被針對的人都可以列一個名單,有事做,到路修成之前,他們都會是安全的。免教黨爭害人。”

陳放忙肅立,這不是套好的招數啊!

…………

一行再往西,很快就看到了一片大平原,眾人頓時心曠神怡,張仙姑從車裏探出半個身子來:“哎喲哎喲!可真好!”

蔣寡婦、杜大姐忙把她拖回了車裏:“您要看,等會兒車停了,想怎麽看都行。”

張仙姑自從平原,就一直沒斷了話,杜大姐自己也興奮,還要攔著張仙姑,勸她早點兒休息。張仙姑道:“你不知道,這兒真像咱們家。再不是山連著山。”杜大姐也不反駁,她是京畿人氏,京畿周圍的平原比張仙姑的老家更平、更大,她也很歡喜。

且這裏比山中又有不同,潮氣輕了不少,也沒有福祿縣等處那麽的熱。張仙姑夜裏都能多睡半個時辰。

到得西州,又是一座雄城,不但張仙姑,陳、王二人也都驚詫不已:“西州竟有這種地方?”

祝煉謙虛地道:“新建草率,眼下只有城墻是好的,裏面還很簡陋,正在建房子。”裏面什麽樣子他也不清楚,不過照著詞兒說總不會錯的。

蘇喆又率眾出迎,她的膚色微微曬紅了一些,高興地對祝纓道:“姥!太巧了!昨天新府峻工的!”工程,一個城墻,一個倉庫、一個幕府,這三樣是最先完工的,蘇喆頗為得意。前引入城:“其他的也在做了呢!花木現在不好移植,要等春天。”

她絮絮地說,陳放與王允直慢慢地看,卻見墻內果然一個大工地!但是秩序很好。正中南北兩條大街已經有了雛形,以這兩條大街為中軸,整個城被劃成了棋盤狀,一塊一塊地各有職司,也有工人暫住的地方,也有正在攢造的住房,也有圈起來的牲口棚,不同的工匠分在不同的地方做工。

蘇喆先請大家入府居住,大門是新油的,帶著點新木料與新漆的味兒。張仙姑一看就喜歡上這兒了,她回頭問祝纓:“這回不再搬家了吧?”

“不搬了,以後咱就住這兒了。”

張仙姑高興地招呼人卸車:“我住哪兒?”

城裏其他的大房子還在蓋著,就在兩側,陳放等人便先住進了幕府裏——反正祝家人口少,住得開。

王允真放下行,看著院中光禿禿的,頗覺無味,便邀陳放一同去城內轉轉。陳放也很好奇,想了一下,道:“同姑姑說一聲再去吧,工地亂糟糟的,沒有向導別走丟了。”

兩人找到祝纓時,她正看著人往房上吊匾額。

王允直“咦”了一聲,陳放問道:“怎麽了?”

王允直指著鐫著“日知”的匾道:“字有些眼熟。”

“嗯,王相公寫的。”祝纓說。

王允直看字的功夫,陳放對祝纓說了要轉轉的要求,祝纓道:“去吧,找小妹,讓她給你們找人帶路,我得看看後頭安置得怎麽樣了,就不與你們同行了。”

二人出去一通逛,什麽都看,兩人都算任過地方,王允直經驗淺些,陳放眼光卻不錯,細細看來,發現此間統籌調度樣樣合理。他知祝纓也是新近才征服此地,這種情況下最難的就是治理原本的百姓,不能讓他們有怨言、鬧事。

祝纓的處理就是打散、分割,不讓同一身份的人形成太大的團體,鼓勵通婚。再佐以比較公平的對待方式,以及“有事忙”。

兩人看了都點頭。

陳放指著一處房子說:“那是什麽地方?”

除了幕府,進度最快的竟然是學校。

進了學校,王允直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鑿石頭的工匠,詢問得知,這石頭有點大,如果刻好了再運,萬一路上損壞了就可惜了,所以把碑料運到了學校裏面,那邊上房頂,這邊叮當地鑿。

在鑿識字碑。

王允直心中還是比較敬佩祝纓的。

有這樣的勢力,還能夠“不忘本”。陳放提議修路,這個是他沒有想到的,但是祝纓居然答應了!

王允直想了想,悄悄對陳放道:“劉翁翁說,冒名為相,固是不妥,但開疆拓土,大節不虧。”

陳放側過臉來看他,王允直將臉一扭,翻著眼睛看天,天湛藍湛藍的,王允直吹了聲口哨,背著手,踱到碑前慢慢地看,忽然說:“刻得手藝不好,不像劉翁翁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