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長遠(第3/3頁)

“編個小本子,先把常用的話注音生背!有個幾百句就夠用的了,其他的慢慢學。”

路丹青道:“西卡話我也會的!吉瑪話會得少一些。”

小江道:“我只會一點兒,你教我吧,大人,我去編詞曲。”

祝煉指著輿圖問道:“那,這些又是什麽?”

“道路、新城、橋梁、水渠……”祝纓說。

祝煉吃驚地道:“兩族竟如此開化了麽?那可不好對付了。”

祝纓道:“不是他們修的,是我預備要修的。”

兩族的地盤頗大,照祝纓的估計,能再設四到五個州。如果連同梧州,大約是五、六個州。這就涉及到一個規劃的問題了。要營建節度使幕府駐地,要設刺史府,有些可以利用原有的舊寨,有些是需要新建的。

祝煉指的那幾個地方,就是她重新選定了的幾座城池的位置。一座大城、三座小城。都是要後續用心經營的。

還有道路,路通到哪兒,手就能伸到哪兒。石炭、鐵,必須拿到手,如此一來就能鑄兵器。要興修水利,這樣才能增產糧食。

祝纓道:“這些,休養生息個十年,我還擔心時間不夠哩!”

趙蘇道:“足夠了。”

祝纓擺了擺手:“還有人口呢?你還覺得十年夠用了嗎?十年,只能讓咱們勉強立足不被輕易吞並。”

她預計的每個州人口都只能達到一個比較低的標準。人口主要是人生下來、養活了、長大了。以祝纓的經驗,照她現在的養法,不用二十年,人口大約能夠增長一半。

一對夫婦養大兩個孩子只能維持人口不變,養大三個,人口才能開始增長。一般人家,不能保證所有的孩子都成活,想要三到四個孩子,得生五個以上才能禁得住夭折。二十年,人口翻不了番,但能增長。

“二十年。”趙蘇喃喃地說。

張仙姑還是不明白女兒為什麽要找她來說,還以為是之前自己逼迫太緊,女兒不得不將大事都告訴她,心中有了一點點的愧疚。

忽聽得祝纓用鎮紙敲著輿圖說:“我已經四十五歲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二十年後。所以,今天這些話,你們都記住。我盡力打下這一片江山,如果我死了,你們,照著規劃來。不可輕易挑釁朝廷。記住,閉塞是不能夠長久的,不可與山外斷絕往來。”

眾人大驚,張仙姑站了起來:“你這孩子,說什麽胡話?”

祝纓搖頭道:“我說的是實情。所有人看著我,也都算計著我的那一天,想著我沒有後嗣,所以人心才不能瓷實了。這些我都知道,我會一樣一樣的辦。我一定會選擇一個能夠實現我的志向的人。這個計劃只是個大概,我會接著完善它,現在,照我安排的來。準備去吧!”

“是!”

眾人答應完,趙蘇又問了一個問題:“那顧翁?”

祝纓道:“明天我與他談。”

“是。”

眾人行禮之後散去,唯張仙姑與花姐留在書房,張仙姑鼻尖紅紅的,說:“聽著像是好事兒,怎麽我心裏發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