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長遠(第2/3頁)

祝纓提起桌上的烏木鎮紙,長長一條,在輿圖上指了指:“接下來,不管朝廷,先管這些個!今天來的,都是口風緊的,出了這個門,誰也不能泄漏半個字!”

“是!”趙蘇也亢奮了起來。一旁的祝煉呼吸也急促了一點,默默地點頭。

祝纓接著說了自己的計劃,之前她在甘縣遇刺時已經埋下了伏筆。而對付吉瑪族的理由就更充份了——他們對自己有敵意。當時是非常明顯的“吉瑪頭人必然是有敵意的,如果是善意的,會派有禮貌的使者到我落腳處請,而不是派武士執刀而來。”

先西卡、再吉瑪。“三年足兵足食,三年征伐”,吞並掉西卡、吉瑪兩處,再與西番接觸,劃定邊境,花五到十年休養生息,再“相機而動”。未來二十年內,要幹的就是這些事兒。

趙蘇問道:“三年積聚,時間是不是太短了些?況且,您已經饒了刺客,刺客也不曾再來,這個……”

祝纓道:“西卡、吉瑪我都看過了,還有鹽場之利,足夠了。再拖下去,西番恢復了元氣,不會坐視不管的,在吉瑪的大寨裏,西番商人也不少,吉瑪族的頭人們可也有給番主進貢的。以我手上的人、地,想攢出能打完了吉瑪對抗西番的兵馬,是不可能的。

西陲之戰已經過去幾年了,當年我就說,番主至多十年就會再成氣候。一定要卡在這個時間,趁他無瑕他顧的時候將這件事做完!

梧州,若是不願辜負人,就須保留五縣羈縻,刺史府除了為大家多幾個提供身份的職位之外,形同虛設,毫無威嚴。說是梧州,對咱們形同囚籠。所以,輕易不能動用五縣之力,動用了,就要給人家相應的酬謝。給了酬謝,五縣又要壯大,刺史府還是擺設。”

祝纓很冷靜,自己手裏現在就勉強算兩個縣,其他五縣一旦參與,不但在行動過程中不會完全地聽命,極有可能自行其事、拖點後腿——譬如路果喜金,事後還要分紅。且這些人家族人口還多,一分,就是開枝散葉。

這對她是不利的!

張仙姑聽得呆了,眼前局勢的復雜已經超出了她憑樸素的直覺與道德能夠做出的選擇範圍。但緊張的氣氛又讓她動彈不得,只得安靜地坐著,聽著,看著。

花姐問道:“可是,大郎說的也有道理,這裏這麽大一片地方,這麽些的寨子、頭人,三年,應付得來嗎?家底子是不算薄,幹這件大事,是不是再思量思量?”

祝纓道:“你忘了,我有歹毒的法子——釋放奴隸。這一路看過去,這一片的頭人們,呵!還是隨手殺奴隸,搞人祭,田裏幹活的奴隸還繩捆索綁的。”

這也是她不想帶上五縣的另一個原因。

她吞並的法子在頭人們看來也堪稱“歹毒”,一路打、一路釋放奴隸、分田地,後面派已經訓練好的官吏跟進治理。索寧、藝甘兩回練手,一回是祝纓親自主持,另一回是派了人去,不但有了經驗,現在山城裏已經有了二十個通過考試的官吏後備,又有幾十名學生。

一旦拿下地盤,她先下令設縣,這些人就可以分散過去以老帶新。接著向朝廷申請個敕命,這片地就歸她管了,齊活。

頭人們能容忍到什麽時候,也是很難講的。她在祝縣,沒有“良賤”之分,但是在其他幾縣,尤其是路果、喜金等處,有“奴婢”“部曲”的分類,只是不再像對待奴隸那樣的殘酷而已。

如果帶上這些人,到分紅的時候,他們的勢力也會壯大,到時候怎麽處置他們又會成為新的問題。不過祝纓身邊與五縣糾葛太深,祝縣被五縣半包圍著,是不宜與五縣起強烈沖突的。所以只是不再幫著他們擴張,但仍保留他們現在有的利益。

五縣頭人怎麽樣不知道,路丹青已經在頻頻點頭了。

祝煉道:“老師的謀劃方略必然是好的,我們也沒有更好的法子,只是確實有些緊。”

祝纓道:“一眼看過去這麽一大片,當然覺得難下手,把一件事情拆開來,一點一點的去做,不知不覺中就能完成了。以縣為準,一縣一縣往前推進!每到一地,放奴隸、分田地、設官署,再征當地壯丁為民伕從征,有勇武都裏也可編入行伍,有功的同樣計功,就地征糧征稅……”

每一個頭人都有一個不小的的糧倉,除了分一些給窮苦人度過最初的艱苦時光之外,完全可以作為土兵的補給。損失的兵馬也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從現在開始,你們還要做一件事——學西卡話、吉瑪話!不但要自己學,還要帶手下的學生們學!”祝纓又做了些安排,“要保密!只有這樣,日後設衙署的時候才能方便。語言都不通,怎麽可能相處得好?”

小江聽得半懂不懂的,此時發言:“只怕,他們平日又要做這、又要做那,兩、三年裏,學不會這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