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學生(第3/3頁)

陳萌還算穩重,王叔亮、姚辰英等人也在盡力彌補。這些日子,仕林對祝纓頗有微詞,京城也知道了祝纓要開科取仕的事,冼敬等人推動了科考驗核身份,這個改動估計很快就要見邸報了。

啰嗦了一堆之後,顧同又進入了正題,先是說卓玨入京公幹,兩人碰了面,卓玨那位族叔卓宇也到京了,三人湊成了一局。席間,三人說了許多,一則為南士們的前路感到擔憂,二則為祝纓的未來感到迷茫,同時詢問祝纓有無需要效力的地方?

顧同覺得卓氏叔侄很早就與許多南士保持著聯系,二人的態度也能表明一些問題,故而不敢隱瞞,寫信來請示祝纓,該怎麽回答?

祝纓將信裝了回去,塞回抽屜,取了張紙,寫了四個字——斂翼待時。南士現在究竟是個什麽樣子,她也還不清楚,可不想貿然行動,又或者請他們到梧州來興風作浪。

寫完這四個字,祝纓又拿出另外一封信,對這封信,祝纓就更認真了一些。信是祝煉寫的,隨著年禮一道送來的,詢問祝纓,是不是缺人手?如果梧州有需要,他可以辭官回來幫忙的,在哪兒都是幹,梧州他也是熟悉的,且有經驗,他的手下也有幾個可用之人。

事情的起因,也還是那道“求賢令”,布告一出,消息不脛而走,祝煉那兒輾轉打聽到了有這麽個事兒。彼時朝廷已經讓祝纓別折騰了,祝纓也從善如流停止了宣傳。有人便向祝煉求證。祝煉能過會館將此事求證,深信這是祝纓能幹得出來的事兒。

祝纓麽,他老師,手邊逮著誰就用誰。很符合祝煉與之相處的經驗。然後又是仕林對祝纓的惡評,祝煉聽著耳朵都疼了。

因此有了這麽一封信。

祝纓看著信紙,好一陣兒,才寫了一封短箋:家裏人很想你,回來吧。

兩封薄信,一封發回,另一封在士紳們辭行的時候交給了顧翁,祝纓安心過了一個新年。因陸續有人趕到福祿縣打聽考試的事,祝纓派祁娘子、周娓等人下山,住在福祿縣裏接人。

到得來年二月中旬,一是準備收宿麥、二是準備接下來春耕的時候,趙蘇回來了。

祝纓笑道:“這下好了,可以有人幫我準備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