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知會(第4/4頁)

每一件事,都出乎我的意料。

算無遺策?萬全之策?你哪裏來的這樣的想法?嗯?”

“呃……”

祝纓笑笑:“一會兒給你看樣東西。”

“哎!好!”

…………

酒足飯飽,陳枚收好奏本,跟著祝纓到了書房。如今論品級,祝纓只是一個縣令,陳枚還是執子侄禮,老實站在她的桌前。

祝纓拉開抽屜,取出一個信封,從中抽出一張紙來:“來,看看。”

陳枚踮著腳尖上前,只看了一眼,脊背生汗——這就是陳萌讓他討的字據。

他喉嚨發幹,說話聲間也嗚嗚的:“這、這是……”

“你家這個舅爺,上輩子別是你們的債主吧?”

陳枚道:“誰說不是呢?阿爹在家裏罵了三天,又不能大聲罵,氣得差點兒要請病假。”

“這玩藝兒,在我手裏也沒什麽用,隔著三千裏,想用它都嫌遠。”

陳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我就拿走了?”

祝纓點了點頭,又問:“京裏最近如何?”

陳枚飛快收了字據,嘴也沒閑:“不太好,冼相公舊事重提,請求重新釋經。陛下沒答應。但他總是磨著。他手下那群偽君子,又提議以後科考,入場前要驗明正身,以防‘舞弊’。嶽尚書以為,這是侮辱士人,與他們吵了起來。那個……”

祝纓笑道:“知道了。”

“小侄的意思是,其實,陛下也不是很開心,梧州刺史的事兒,必有人反對,陛下也必然不會樂意。除非,鄭相公那兒您有把握,家父與他合二人之力,或許能夠爭一爭。否則這一份奏本,恐怕是要泥牛入海的。”

“梧州是羈縻,朝廷不能派人過來,只能我們自己選。如何治理,也是依我們的風俗。我做刺史,要有上州的品級,梧州要可以養兵,我來領兵,當然,錢不用朝廷出。”

“啊?”

祝纓道:“我剛才告訴過你,梧州遠在三千裏外。有什麽事兒,頂好一次都講清了,免得往來費時。朝廷想拿捏腔調也行,想拖那就拖下去。西番也很喜歡這裏產的茶磚。”

陳枚愕然:“您……”這也只是知會朝廷一聲嗎?

祝纓道:“我不喜歡熱臉貼冷屁股,更不喜歡受氣,跟我交易,要買賣公平。你回去也可以換一個說法,一個刺史換我牽制西番。天下,不會有人懷疑我辦不到吧?”

陳枚低頭想了一下,道:“好!我爹也願意你們在梧州能夠平安度日,如今他與鄭相公反而比之前更親近些了。”

“別是靠罵我變得親近的吧?”

陳枚喉嚨一緊:“不、不,不至於。”

祝纓道:“我不喜歡拖沓。”

“我明天就動身!”

祝纓道:“刺史的敕封到了之後,我再給你們一樣東西,你爹、鄭七,都有份。”

“敢問是什麽東西?”

祝纓道:“我已經給了你一樣了,你得把我的事辦了,才能得到另一樣。”

陳枚道:“我明天就回吉遠府!”